標題:
三字經裏的故事,你知幾多個?
[打印本頁]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3
標題:
三字經裏的故事,你知幾多個?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書籍,初著傳說為宋朝王應麟, 明清人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比如清代康熙年間王相和近代大學問家章太炎;其次,從文風看,王應麟的其他著作也多三字句,幾年前,在鄞州還出土了王應麟用「三字經」句式作結尾撰寫的廟記。另外,王應麟是一個關心兒童教育的學者,除了《三字經》,他還有其他6本兒童啟蒙讀物。這些都是非常有力的證據。明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卷十一中記載:「童蒙所誦三字經乃宋末區適子所撰。適子,順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節不仕」。而後經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現在於敘史的部份也有說到元、明、清、民國。
《三字經》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簡短的敘述一些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和表述普遍為古代社會所接受的道德觀念和哲理。同時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同為中國古代私塾的初級入門課本,合稱「三百千」。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4
【三 字 經全文】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性 相 近 習 相 遠
苟 不 教 性 乃 遷 教 之 道 貴 以 專
昔 孟 母 擇 鄰 處 子 不 學 斷 機 杼
竇 燕 山 有 義 方 教 五 子 名 俱 揚
養 不 教 父 之 過 教 不 嚴 師 之 惰
子 不 學 非 所 宜 幼 不 學 老 何 為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人 不 學 不 知 義
為 人 子 方 少 時 親 師 友 習 禮 儀
香 九 齡 能 溫 席 孝 於 親 所 當 執
融 四 歲 能 讓 梨 弟 於 長 宜 先 知
首 孝 弟 次 見 聞 知 某 數 識 某 文
一 而 十 十 而 百 百 而 千 千 而 萬
三 才 者 天 地 人 三 光 者 日 月 星
三 綱 者 君 臣 義 父 子 親 夫 婦 順
曰 春 夏 曰 秋 冬 此 四 時 運 不 窮
曰 南 北 曰 西 東 此 四 方 應 乎 中
曰 火 水 木 金 土 此 五 行 本 乎 數
曰 仁 義 禮 智 信 此 五 常 不 容 紊
稻 粱 菽 麥 黍 稷 此 六 穀 人 所 食
馬 牛 羊 雞 犬 豕 此 六 畜 人 所 飼
曰 喜 怒 曰 哀 懼 愛 惡 欲 七 情 具
匏 土 革 木 石 金 與 絲 竹 乃 八 音
高 曾 祖 父 而 身 身 而 子 子 而 孫
自 子 孫 至 玄 曾 乃 九 族 人 之 倫
父 子 恩 夫 婦 從 兄 則 友 弟 則 恭
長 幼 序 友 與 朋 君 則 敬 臣 則 忠
此 十 義 人 所 同 凡 訓 蒙 須 講 究
詳 訓 詁 名 句 讀 為 學 者 必 有 初
小 學 終 至 四 書 論 語 者 二 十 篇
群 弟 子 記 善 言
孟 子 者 七 篇 止 講 道 德 說 仁 義
作 中 庸 子 思 筆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作 大 學 乃 曾 子 自 修 齊 至 平 治
孝 經 通 四 書 熟 如 六 經 始 可 讀
詩 書 易 禮 春 秋 號 六 經 當 講 求
有 連 山 有 歸 藏 有 周 易 三 易 詳
有 典 謨 有 訓 誥 有 誓 命 書 之 奧
我 周 公 作 周 禮 著 六 官 存 治 體
大 小 戴 注 禮 記 述 聖 言 禮 樂 備
曰 國 風 曰 雅 頌 號 四 詩 當 諷 詠
詩 既 亡 春 秋 作 寓 褒 貶 別 善 惡
三 傳 者 有 公 羊 有 左 氏 有 彀 梁
經 既 明 方 讀 子 撮 其 要 記 其 事
五 子 者 有 荀 楊 文 中 子 及 老 莊
經 子 通 讀 諸 史 考 世 系 知 終 始
自 羲 農 至 黃 帝 號 三 皇 居 上 世
唐 有 虞 號 二 帝 相 揖 遜 稱 盛 世
夏 有 禹 商 有 湯 周 文 武 稱 三 王
夏 傳 子 家 天 下 四 百 載 遷 夏 社
湯 伐 夏 國 號 商 六 百 載 至 紂 亡
周 武 王 始 誅 紂 八 百 載 最 長 久
周 轍 東 王 綱 墮 逞 干 戈 尚 遊 說
始 春 秋 終 戰 國 五 霸 強 七 雄 出
嬴 秦 氏 始 兼 并 傳 二 世 楚 漢 爭
高 祖 興 漢 業 建 至 孝 平 王 莽 篡
光 武 興 為 東 漢 四 百 年 終 於 獻
魏 蜀 吳 爭 漢 鼎 號 三 國 迄 兩 晉
宋 齊 繼 梁 陳 承 為 南 朝 都 金 陵
北 元 魏 分 東 西 宇 文 周 興 高 齊
迨 至 隋 一 土 宇 不 再 傳 失 統 緒
唐 高 祖 起 義 師 除 隋 亂 創 國 基
二 十 傳 三 百 載 梁 滅 之 國 乃 改
梁 唐 晉 及 漢 周 稱 五 代 皆 有 , 由
炎 宋 興 受 周 禪 十 八 傳 南 北 混
【 遼 與 金 皆 稱 帝 】 此 段 為 宋 版 所 無
【 太 祖 興 國 大 明 號 洪 武 都 金 陵 】
【 迨 成 祖 遷 燕 京 十 六 世 至 崇 禎 】
【 閹 亂 後 寇 內 訌 闖 逆 變 神 器 終 】
【 清 順 治 據 神 京 至 十 傳 宣 統 遜 】
【 舉 總 統 共 和 成 復 漢 土 民 國 興 】
【 廿 二 史 全 在 茲 載 治 亂 知 興 衰 】
十 七 史 全 在 茲 載 治 亂 知 興 衰
讀 史 書 考 實 錄 通 古 今 若 親 目
口 而 誦 心 而 惟 朝 於 斯 夕 於 斯
昔 仲 尼 師 項 橐 古 聖 賢 尚 勤 學
趙 中 令 讀 魯 論 彼 既 仕 學 且 勤
披 蒲 編 削 竹 簡 彼 無 書 且 知 勉
頭 懸 梁 錐 刺 股 彼 不 教 自 勤 苦
如 囊 螢 如 映 雪 家 雖 貧 學 不 輟
如 負 薪 如 掛 角 身 雖 勞 猶 苦 卓
蘇 老 泉 二 十 七 始 發 憤 讀 書 籍
彼 既 老 猶 悔 遲 爾 小 生 宜 早 思
若 梁 灝 八 十 二 對 大 廷 魁 多 士
彼 既 成 眾 稱 異 爾 小 生 宜 立 志
瑩 八 歲 能 詠 詩 泌 七 歲 能 賦 棋
【 缺 字 , 原 文 棋 用 或 體 , 基 之 下 改 石 】
彼 穎 悟 人 稱 奇 爾 幼 學 當 效 之
蔡 文 姬 能 辨 琴 謝 道 韞 能 詠 吟
彼 女 子 且 聰 敏 爾 男 子 當 自 警
唐 劉 晏 方 七 歲 舉 神 童 作 正 字
彼 雖 幼 身 己 仕 爾 幼 學 勉 而 致
有 為 者 亦 若 是
犬 守 夜 雞 司 晨 苟 不 學 曷 為 人
蠶 吐 絲 蜂 釀 蜜 人 不 學 不 如 物
幼 而 學 壯 而 行 上 致 君 下 澤 民
揚 名 聲 顯 父 母 光 於 前 裕 於 後
人 遺 子 金 滿 嬴 我 教 子 惟 一 經
勤 有 功 戲 無 益 戒 之 哉 宜 勉 力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5
三字經簡說(一)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首先要介紹開頭的第一個字是「人」,就是要我們學「做人」,這本書的最終目的,也是在教我們如何建立「人格」。
「人」,有好人和壞人,我們不可以學壞人,因為現世一定會受苦報,將來還會投生到不好的地力去受苦。那麼要如何做好人呢?就是要孝順、友愛、忠誠、守信、有禮、行義、廉潔、知恥。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利益別人的事,不要害人、佔別人的便宜。我們是佛弟子,更應廣積功德,利益眾生,再把功德回向西方,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這樣你不但是一個好人,更是君子,將來還會成佛呢!
「人之初」,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性本善」,本性都是善良的,這句話是孟子說的。孔子是說「性相近」,每個人的本性原本都是很接近的,不善也不惡,但是,「習相遠」,後來因為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學習」了不同的事情,慢慢地,相差就越來越遠了。
你們看,剛生下來的嬰兒,他躺在搖籃裡,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拉屎尿溼他就哭,根本不知什麼是善惡,什麼也不會做,每個嬰兒都一樣,這是「性相近」最好的說明。但是當他慢慢長大,由父母那裡學習觀念、習慣、動作、語言後,就有所改變了。如果父母生活規律、動作文雅、說話溫和,一切行為都正正當當,孩子就學到好的,成為好孩子,上學後又遇到好老師教他學問道理,就會成為正人君子了。可見環境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因此我們要多親近好人,學習好的行為。更要趁年幼頭腦清楚之時,把握學習機會,養成好習慣,去掉壞毛病。
由經文,我們可以知道學習環境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有了好環境,學習起來將是事半功倍,不容易退轉。古人有句話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是一種雜亂無章的草,但是如果把它種在麻中(麻是一種直挺生長的植物)蓬也不得不直了,這可以給學習環境的重要下個註腳。
我們求道學佛最好的環境,要算是西方極樂世界了,那兒有良師: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益友:許多大菩薩、阿羅漢。你有疑問可以馬上向他們請教,他們都是好榜樣,你看見大家都很用功,自己自然而然也跟著進步了。
那兒氣侯溫和,沒有炎夏、寒冬,用起功來很舒適,餓了食物自然現在你面前,吃完自然隱去,省去許多麻煩,真好。但是那兒不是隨便可以去的,必須發願往生,並精進念佛,隨時隨地都要想到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了,才有希望去。同學或許會問:「就這麼便宜嗎?」是的,阿彌陀經上寫得清清楚楚,我們要信佛說的話才是。
但是佛經沒有人解說,你再聰明也無法明白裡面的意思,那怎麼辦?要知道,目前我們讀的佛經是用中文翻譯而成的,因此我們必須先讀中國的聖賢書,從最基本的三字經讀起,虛心接受老師的教悔,並且把書中的道理,實行在日常生活中,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養成好規矩,使自己成為一位彬彬君子。如此,國學有了相當基礎,再研究佛學,就容易明瞭,因此當前最好認真用功讀書,無形中,你就會進步,這就是在做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準備了。
苟是「如果」的意思。「苟不教」,如果不去教育他。任何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懵懂無知的,凡事都要經由父母、兄姊、師長給予指導才會明白。我們且看小孩子,他們本來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不會拿筷子;不會穿衣服、穿鞋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他會了,可見習慣和行為要經由指導才會,道理更是要教才會明白;知道那些事該做,那些不該做;那些東西可以拿,那些東西不可以拿;那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該說,父母師長要負起這個重要的教育工作,引導小孩子往「正」路上走,使他做正事、去正路、說正話,這樣要想孩子成為正人君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相反的,如果父母不教育他,他的性情就會變遷,遷就是「改動、遷移」,但往好處遷移的機會很小,除非他的資質很好,會分辨是非善惡,否則都只有往壞處發展;脫下的鞋子亂放;吃完的果皮亂丟;看見別人的好東西就佔為己有,只求隨心所欲,而不管會不會妨害他人,最後成為社會的害蟲,這全是因為沒有教育他的緣故。
「教之道」教導的方法,「貴以專」,注重在使孩子專心,「專心」可以說是學習的利器,如果一心二用,下再多的功夫也是枉然,譬如你正在算數學,又一面看電視,這就是不專心,數學一定會算錯。所以做什麼事都必須專心,能專心就是有定力,同學們可以用念佛來訓練自己的定力,有定力的孩子,學習能力會特別強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5
三字經簡說(二)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經文舉出歷史上有名的一位賢母和一位賢父,他們都很懂得教育的方法,因此都教出好兒子來。
第一段是說孟母三遷的故事。從前有位孟母姓仇,戰國鄒人,丈夫早死,跟兒子孟軻相依為命,孟母以紡紗織布維生。孟子年幼的時候,住在鳧村,靠近墳場,孟子看見出殯、埋葬及祭拜的情形之後,就常跟小朋友玩埋葬死人的遊戲,還學孝男痛哭的樣子。孟母認為這樣太不妥當了,就搬到廟戶營村,營村有市場,孟子又仿效屠戶殺豬做買賣。孟母看見孩子殺生,心中更加擔心,於是再遷往鄒城,由於靠近學校,孟子天天以演練讀書或禮儀為樂,孟母這才安心定居下來。以上是孟母「擇鄰處」的過程。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小孩子都是天真的,不會分辨好壞,只一味的學習,而且學習能力又非常的強,因此,從小父母就要替孩子選擇良好的環境,一個可以學習聖賢的環境。至於孟母則是一位有見識的婦人,為了教子,不惜搬三次家,她並不富裕,搬家又是個不小的負擔,可是她眼光遠大,因此再苦也要選擇好環境給孩子,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孟子略長,孟母送他入學,剛開始,孟子還懂得用功,後來漸漸貪玩,有一天竟然逃學回家,孟母此時正在機房織布,一看見他逃學回來,就拿起一剪刀把杼上的線剪斷,孟子很惶恐,跪著問母親為何要如此,孟母責備他說:「讀書就跟織布一樣,積絲才能成寸,積寸才能成尺、成丈、成疋,才能一成為有用的東西。而你求學更是要每日每月每年不斷的用功,才能進步,如今你懶惰逃學,就是自己放棄自己,我斷機行也跟你一樣啊!」孟子聽了覺得很慚愧。就回到學校,發憤用功讀書,早晚努力,最後成為大儒,我們尊稱他為「亞聖」,這都是孟母教子的功勞。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6
三字經簡說(三)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接下來介紹一位善教子女的父親。竇燕山用合乎義理的方法,教導他的五個兒子,成為正人君子,五個都考上進士,因而把父母親的名聲顯揚開來,傳名於後世。
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竇燕山是如何教子的,這是一個因果報應的故事。竇禹鈞他是北京幽州人,因為那個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國,所以人們稱他竇燕山。他是五代後晉時人,家裡非常富有,可是他為人心術不正,專門用大斗量入,小秤量出,用欺騙的方法來賺錢,而且欺壓貧窮,喪盡天良,所以到了三十歲,仍然沒有兒子。
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已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正,德行不端,壞名聲已經傳到天庭上來了。你不但不會有兒子,而且還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多積陰德,多幫助人,或許還有挽救的餘地。」竇先生醒來,把夢中父親所說的話,一一謹記在心,以前做的惡事再也不敢做了。
有一天,他在客店中,撿到一袋銀子,他就在那兒等了一天,等失主回來找的時候,原封不動的退還失主,從此去掉了貪心的毛病。
後來,地方上的窮苦人家,有女兒而沒能力出嫁的,他就送錢給他們買嫁妝,以便嫁人。有兒子沒辦法娶妻的,他就出錢替他們完婚。又在自己家裡設立「義館」,聘請高明的老師來教書,讓貧窮沒辦法讀書的孩子,都可以來上學,而且還給他們獎學金。他普遍的幫助貧寒的人,自己卻不肯亂花一分錢,做得到的善事無不盡力去做。
有一天晚上,又夢見父親對他說:「你現在所積的陰德很大,美好的名聲已經傳到天庭,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一起考上進士,你的壽命也會增加到八、九十歲。」竇先生醒過來,知道只是一場夢,但從此更加認真修養自己,多行善事,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娶的媳婦也很良善,家庭裡面很有規矩,男的認真讀書,女的勤於紡織,非常和睦,都是孝子賢媳,成為人人羨慕的好家庭。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只要改過遷善,仍然可以改變一切。竇先生由於多積陰德,因此招感好孩子來投胎,再加上自己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良善、端正,因此,想要有好孩子,竇先生正是個好榜樣。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6
三字經簡說(四)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經文意思是說生養孩子,如果只是給他吃,給他穿,而沒有教育他,這是父母的過失。孩子上學後,老師如果不嚴格督促管教,就是犯了懶惰的過失。這兩句經文是告訴我們,要教好孩子,必須父母與老師雙方配合,加強家庭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和老師雙方都要盡責任,缺一不可。
為了讓各位小朋友更容易明白「養不教,父之過」的意思,現在就來講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小孩子,名叫小明,他本來是個好孩子,但有一次,他在學校看見同學有一個漂亮的硯台,於是偷偷的佔為己有,拿回家去,母親看見了,問他硯台那裡來的,他說是向同學拿的,母親聽了,不但不責備,反而誇獎他技術高明,偷了東西卻沒有讓人發現,還教他下一次再拿。小明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加上受了母親的鼓勵,就大膽的偷了起來,剛開始只是拿一些小東西,慢慢長大後,他就去搶官庫,後來失風被捕,他才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當他被判重刑的時候,心裡非常怨恨,恨父母親沒有教他辨別是非,後來母親來探監,他藉口要對母親說悄悄話。竟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痛得很,問他:「我對你那麼好,你為什麼這樣對我?」小明說:「你愛我的方法不對,變成了溺愛,使我不明是非善惡,如今害我落到這種下場,都是您沒有教我的結果。」母親聽了,覺得很慚愧,由於自己的無知,害了親生兒子,心裡難過極了,可是後悔已經太晚。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孩子是必須教育才會成材,不教,而使他變成不良少年,父母要負大半的責任,所以愛孩子的正確方法,就是教育他,引導他走正路,使他成為正人君子。
孩子到了六、七歲,一定要送他去讀書,學習禮儀。古人說:「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富不讀書,縱有黃金,身不貴。貧能守己,雖無榮耀,也增光。」可見讀書懂道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老師不認真教學,就是犯了怠惰的罪過。
以前 雪公太老師曾說:「老師是增長學生慧命的,如果沒有盡心盡力教導學生,就是斷學生的慧命,這種罪過很大,死後一定下十九層地獄。」這一番話可作為天下老師們的警戒。
學人在歷史故事中,也曾看過不少認真教學,造就不少人才,而自己的兒子也接連考中進士的事一例。相反的,不認真教書的老師,他的兒子也少有成就,這都是因果報應,身為老師的人,不可不謹慎啊!
上面四句經文,主要是想造成一種「內有賢父兄,外有賢師友」的好環境,像這樣如果子弟還不成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7
三字經簡說(五)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前面說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就是要父母注意家庭教育,而老師也要認真負責的指導學生,那麼為人子女、學生的,又該怎樣呢?
「子不學,非所宜。」為人子者,如果在父已教,師已嚴的好環境下,卻不專心求學,是非常不應該的。因為不求學,必然癡蠢愚庸,在家庭裡,事奉雙親或兄長,不知道孝順和友愛的道理。出門在外與朋友交往,也不知道該如何待人處世,以致得罪人,令人嫌厭。相反的,如果肯求學,就可以由書本中記取古代聖賢的訓示,再加上師長的親自指導,能使我們更懂事理,不容易犯錯,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互相勉勵進德修業,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所學的知識,用來服務人群,讓人類的生活更美滿幸福,這一切都有賴求學而來。「幼不學,老何為。」年幼的時候,如果不學,到了老年,又能有什麼作為呢?要知道,讀書貴在年少,因為這時身體壯,精力足,記憶力好,學習能力也強,如果這時不學,沒有成就,怎能服務人群呢?更別說要廣度眾生,做大菩薩了,實在是可惜啊!
古人常用一副聯來警惕自己要勤學,這副聯是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上下兩聯的字完全一樣,但讀音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上聯是指少年時期,有許多正適合讀書的好條件,可惜不喜歡讀書。下聯是說到了中年以後,由於人生的經驗增多,知道知識的重要,一直想辦法要多學一點,因此非常喜歡讀書,可惜,年紀一大,老眼昏花,字看不清楚,坐下來讀書,一會兒就腰酸背痛,叫他開夜車,更沒那種體力了,在在都顯示讀起書來非常吃力,可是那種好學的精神卻令人欽佩不已。因此我們常可以聽到老年人慨嘆的說「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老年人以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少小不努力的悲哀,我們就不該輕輕聽過,以致重蹈覆轍,待老來還是發出同樣的慨嘆,那是多麼的可悲啊!各位同學,誰要是能真正相信古聖先賢的話語,並且牢記在心,才是真正的聰明人,他絕對可以少受許多冤枉罪的。
古人有一首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古代的男子立下為國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之後,就日夜苦讀,遲遲睡,早早起。如果黑髮的少年時代不知早點勤學,到了老年白了頭,就會後悔讀書太晚了。學人覺得,珍惜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少作後悔的事,如何減少後悔?就是要多聽、多看,並且接受古聖先賢的經驗談,這些經驗談都是相當寶貴的,照著做,可以少走冤枉路。
各位同學,你們年紀都還小,正是讀書的好時光,不該貪玩,要知道,「日月如梭,流水無情。」光陰就像流水般一逝不回頭,如果不及早努力,長大之後,後悔就來不及了。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7
三字經簡說(六)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說到為人子者,必須從小就求學,為什麼要求學呢?這裡就先舉了一個例子: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如果不加以琢磨,就沒有辦法成為有用的器具。我們知道古人常常用玉來做成各種裝飾品或器皿,這些我們可以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中觀賞到。當我們看到一件件光滑溫潤的玉器時,無不讚嘆它的冰清玉潔與雕工的精細,但是可曾想過,一件玉器實在是得來不易啊!
「玉」本來是以石頭的狀態存在於深山中,我們稱作玉石,它並不是一挖出來就是一塊美玉的,我們由「和氏璧」的歷史故事可以知道:一塊玉石若不是稍具眼力的人是看不出來的。玉,它包在璞當中,要先切開,再把旁一邊的廢石磋掉,這時玉質一現出來了,但玉面還不平整仍然很難看,這時玉工就著玉的形狀和顏色,決定要做什樣東西,才琢成所需的樣式,完成後再慢慢細磨,才顯出它的平滑光亮,成為一件美麗的玉器,如果沒有經過琢磨的工夫又怎能成器呢?
人也跟玉一樣,想成器,就要求學,「人不學,不知義。」如果不求學,就不知道聖賢的道理,不知道那些是合乎義理,是應該做的;那些是不合乎義理不應該做的。若不會分辨,心中沒有一個標準,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就不免要做錯事了。也因為分不清好人壞人,因此結交了不良的朋友,自己也受到熏染,最後結黨結派,危害社會,情形就更加嚴重了。這就是不求學,不明義理的後果。
我們要知道,有些事情,本來是好事,是對的,但因為辦的人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觀念不同所致,而這些差異的產生,就是因求學或不求學而來。就求學而言,求的是什麼學,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求名利之學,有的則是求聖賢之學,而兩者之間的差別,何止是千萬而已!
現在,我們就舉二十四孝中「為母埋兒」的故事來說明「不知義」的危險性。
漢朝時候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裡非常的窮困,生有一個兒子,年紀剛只有三歲,郭巨的母親非常疼他,因此常常把郭巨奉養的食物,省下一些給孫子吃。郭巨看母親這樣,就暗中和妻子商量說:「我們家很窮,奉養母親的東西本來就很少了,現在兒子又分掉了母親的食物,不如把孩子埋了吧!」妻子雖然疼孩子,但是為了孝順也只好答應了。於是偷偷地把兒子抱出去,拿起鋤頭向地下挖坑,沒想到挖到三尺深的地方,看見許多黃金,上面刻著:「官不得取,民不得奪。」標明是要給郭巨的。有了這些金子,可以過舒適的生活,買好東西給母親吃,就不必埋兒了。
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郭巨夫婦也不例外,但因為孝心深重,因此想犧牲兒子,這種存心實在難得,但他卻不知道,養親就是要「養親心」,如果把兒子埋了,母親看不見孫子,會多麼傷心啊!縱有美食在前,又如何下嚥呢?如此一來,原本想孝順卻變成不孝了。幸好郭巨的孝心可嘉,上天憐憫,因此賜他黃金,才挽回錯誤,要不然後果就不堪設想了。由以上這個故事我們知道,郭巨的孝心是對的,可是他不知道埋兒是不合乎義理的,因此差一點就鑄下大錯,這就是因為他沒有進一步去學聖賢道理的緣故。所以,小朋友千萬要認真求學,不然好事可能都會被你給辦壞了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8
三字經簡說(七)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前面說過「人不學,不知義」,既然要學,應該從什麼時候學起呢?「為人子,方少時」身為人子的,正當年少的時候就要學了。如何學?「親師友,習禮儀。」親近明師賢友,因為他們都是善知識,都可以助長我們的品德和學問,更可以由他們身上學到待人處世,應對進退的禮儀,所以要常親近。
在雪公太老師所編的「常禮舉要」(丑)在校篇第七章中說:「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意思是說,在學校要安心求學,心定在功課上,常與老師親近,學老師的一言一行,功課上有疑問也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
對於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你要與他和樂相處,互相砥礪,並且對他所說出的,合乎道義的話,你也要相信,而且勉力去做,這樣德學必定大進。
一個人如果只是在家關起門來讀書,不去請教老師,也不結交朋友,那麼見識一定不廣,閉門造車,在學習效果上不但是事倍功半,還可能會徒勞無功呢!因此求學不可沒有師友來輔助。
古人對交朋友是非常重視的,曾有人說:要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交的朋友就可以了。因為怎樣的人就交怎樣的朋友,所謂「物以類聚」。而孔子教我們交朋友要「無友不如己者。」如果我是以忠信為主的人,而對方卻不講求忠信,我就不和他做朋友。每個人擇友的標準可能不大一樣,現在就講一個交友的故事:
漢朝的管寧和華歆本來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研究學問。有一天,他們正在讀書時,聽見外面鑼鼓喧天,管寧聽而不聞,仍然用功讀書,而華歆就忍不住跑到外面去看,原來是新官上任正在遊街,華歆流露出很羨慕的表情,管寧見他如此,就用刀子把二人同坐的席子割成兩半,華歆問他何以要如此做?管寧說:「我讀書的目的,是為求明白道理以便修身,而你卻貪戀名利,你和我志不同道不合,不適合做朋友。」華歆說:「我知錯了,讓我們和好如初吧!」又有一次,二人同在田裡鋤地,管寧撿到一塊金子,把它視同泥土一樣丟在一旁不去理會,但華歆就高喊:「金子哪!這是一塊金子哪!」由此可知,他們二人的心志是多麼不同。
從此管寧就決定不再和華歆往來,準備到另一個地方去讀書,臨走前仍然勸華歆,不要太重視這些外在的浮名虛利,但華歆終究不聽,最後當了賊官被殺。而管寧避難到遼東,用仁德教化當地百姓,使得人人和睦相處,大家都非常崇敬愛戴他,遼東地方也儼然成為世外桃源。
如果我們也能親近像管寧這樣的人,必定受益匪淺,因為可以跟著他「習禮儀」,學習禮儀節度,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不學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因為不懂禮,處處說錯話、做錯事,惹人討厭。相反的,如果懂得禮節,一言一行合乎節度,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彬彬君子的樣子,大家樂意和你為友,並且尊敬你,也喜歡學你那謙恭有禮的態度。如果大家都懂禮,自然減去了許多無謂的爭端,社會將更加和樂,這是習禮儀的好處。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8
三字經簡說(八)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這是一個講孝順的故事。黃香是東漢江夏地方的人,年僅九歲就知道侍奉雙親的道理。每當夏日炎熱的時候,他就用扇子煽父親的床鋪,使枕席涼爽,並趕走蚊子,讓父親能夠安心地睡覺。到了冬天,氣候嚴寒,他先把床舖睡暖,再請父親去睡,好讓父親能睡得舒服,這就是黃香煽枕溫袁的事跡。他的孝行,傳播到京師,當時的人都稱揚他,而喊出了「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口號。
像黃香這種孝行,是任何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所當執」所應該做的。他之所以能成為孝子,不外是處處替父母設想。夏天蚊子多,床鋪太熱,父親一定睡不好,因此他把這些障礙先去掉。而冬天老人家身體不容易保暖,因此事先把床睡暖,這些都是體貼親心的表現。如果小朋友能時時刻刻想到父母,就不難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基本條件,試想,母親為我們忍受十月懷胎之苦,對我們有三年哺乳之恩,又養育我們,這其中所花費的心血不知有多少,父母不曾計較什麼,只是無條件的犧牲奉獻,如果我們還不知道孝順的話,不但不能稱之為人,更逃不出因果報應之外。
我們應該怎樣孝順父母呢?二十四孝、三十六孝都是我們的模範。首先要做到晨昏定省,凡事替父母設想,以父母的心為心,並且修養自己,不做出有辱父母的事來。多念佛拜佛,把功德回向給父母,願父母身體健康,消災免難,臨命終時,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孝的極致。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8
三字經簡說(九)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讓大梨給兄長。這種恭敬長上的道理,在小時候就應該要知道了。
弟子規裡面說:「兄弟睦,孝在中。」可見孝順的人一定友愛兄弟,能夠友愛兄弟的人,也一定懂得孝順,孝和弟是不可分的。論語中也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弟」是很重要的,中國五倫社會,「弟」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孔融是漢朝魯國人,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孫,四歲的時候,就懂得遜讓的禮節。一天,有人送來一籃梨,哥哥把大梨都選去了,孔融在旁邊,從從容容的取了一個小梨,大家問他為何不取一個大的呢?他說:「哥哥年長,應該吃大的,我是弟弟,年紀小,怎麼可以犯上呢?」
孔融那麼小,就懂得禮讓,實在很難得。反觀現在,父母大多溺愛幼子,不管是吃的或用的,往往都給小的多,給大的少,說這樣是愛護弟弟,讓弟弟,而兄長認為這樣不公平,就常常藉故欺負弟弟,以致種下手足不和的禍根。因此父母在分東西的時候,應該公平,而且運用技巧,使年幼的尊敬哥哥,哥哥也愛護弟弟,這樣兄弟和睦相處,一團和氣,不是很好嗎?
兄弟之間,要緊的就是「兄友弟恭」,而孔融表現的就是弟恭。凡事應該由自己先做起,要求自己先盡到「弟道」,再來影響別人,要相信自己一定有這份力量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9
三字經簡說(十)
首孝悌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首者,頭也,第一的意思。第一要緊的是做到,孝弟,如何做?小朋友都會說:要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要用功讀書,不使父母擔心,幫父母做家事,要照顧弟妹,不和兄弟姊妹吵架。但是老師擔心的是:小朋友不知道有沒有真正的去做?「孝弟」是要去實行的,不是作作文章,或嘴巴說說就成了,老師倒不希望你們說得太多,只要你們能切實的做到一兩條也就夠了。
「次見聞」其次就是增廣見聞。論語中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在家要孝順,出外要恭敬長上,做事謹慎,守信用,以愛心待人,要親近仁德的人,以上這些都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求學。但現在有許多人把這兩件事顛倒過來,也就是讀書第一,其餘孝親事長、人情事故,一概不管也一概不知,成了真正的書呆子,如果是真呆子還好,就怕喜歡耍小聰明,結果自誤誤人。如果能以孝弟為本,再追求知識,這樣對於國家社會都是有利的,古人說:「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既是忠臣必是孝子,才不致於像曹操、秦檜之流,雖然飽讀詩書,但是仁義道德一點也不懂,這都是只重學問不重品德的後果。
「知某數,識某文」,見聞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數字的變化以及了解古聖先賢的文章,藉著文章的薰陶,來進一步的修養自己。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9
三字經簡說(十一)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三才者 天地人
下面開始要說明數字的意義及數字與萬物的關係。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一是數字的起點,十是數字的終止,十個十就是一百。十個百是一千,十個千就是一萬,如此累積上去,可至無窮無盡。這四句經文,為的是讓我們了解「十進位」。
「三才者,天地人。」三字依照八卦的乾卦是畫成,上一畫代表天,覆蓋在上面,後一畫代表地,承載在下面,中間畫代表人,表示人在天地之間,因此「三」這個字本身已包含了天、地、人的意義在內。
「才」當「才能」講,三種具有偉大才能的是天、地、人,他們的才能是:
「天道敏時」。天可使日月星辰運轉而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亂,萬物的生長才有個次序。
「地道敏樹」。地可使大地上的萬物依靠著它而蓬勃生長,如大地生長萬物,動物吃了植物才可以生存下去,動物拉下的大小便及死後腐爛的屍體,又可以變成植物的養分。
「人道敏政」,人是萬物之靈。要幫助天地化育萬物,使萬物得以有次序的在天地之間生存,這就要靠政治的力量。政者,正也;使一切都歸於正位,人和動物各過各的生活,互不相害,人必須如此,才可以稱之為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希望所有生物都能順其自然的生長,如果人類為了口腹之欲,而大量捕殺牲禽,違背天意,自然天災人禍就不斷降臨,因此趨吉避凶最好的方法,就是順從天意,戒殺放生,作個頂天立地的正人。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9
三字經簡說(十二)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種光明的來源是日、月、星,也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太陽的光我們是常領教的,例如在夏天晴朗的中午時分,站在太陽底下,眼睛被曬得都瞇上了,根本無法正視,可見太陽光有多強了。科學家說太陽的表面是一連串不斷的原子爆炸,所產生的光和熱經過約一億五千萬公里,射到地球表面仍然如此強烈,普遍照射地球上所有生物,供給生長的能源。如今科學也發展到使用太陽能來發電,運用在更多有益人類的用途上。太陽真是人類的大恩人,為了表示我們的恭敬,在朗朗乾坤下,又怎能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呢?
月亮又稱作太陰,代表陰柔,月亮是反射太陽的光,因此除了為我們遍灑柔和的光芒外,並不會帶給我們太過強烈的刺激,月光有如慈母的懷抱一般溫柔可親。
在廣漠無垠的天空,除了太陽和月亮外,還有數不清的小星星,像眨者眼睛般閃著榮光,它們都是離地球很遙遠的恆星和太陽一樣會自己發光,有的比太陽還大,只是離我們太遠,因此看起來很小,光線也顯得微弱罷了。
我們把天空的星星,依照它們的位置,組成各種星座,可作為航海及迷路者的方向指南,而且還賦予它們一些神話,使它們變成人類親密的朋友。
「光」代表溫暖、光明、安全,日、月、星的光算是很強的了,可是能照射到的地方還是很有限。有一種光卻可照遍宇宙各個角落而沒有障礙,那就是「佛光」。我們常說佛光普照,可是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呢?那要怪自己的心地不夠清淨,想要照見,必須把心鏡磨亮。現在我們雖然看不見,卻常蒙佛光慈護而不知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19
三字經簡說(十三)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三種非常重要的綱紀就是;君臣之間講究道義;父子間存著親情;夫婦相處和順。
「綱」是收網的大繩。漁夫把網撒向海中,收網時,只要拉回大綱,網自然就收合了。如果綱壞了,不論你怎麼拉,也無法把網收好,因此綱可以引申為「最重要的部分」,有一句成語「提綱摯領」,就是這個意思。只要把握綱要,有了次序,什麼事都好辦了。這裡所說的三綱,是人世間最重要的次序,如果守住就可以致太平。
「君臣義」,君臣之間以道義結合,君要有君的樣子,把臣子看成是輔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而不是奴僕,要「尊重」臣子。臣子也以治理天下為己任,盡「忠」職守。如此上下都守住自己的本分,這樣來治國,必定萬民誠服,國家安定。
「父子親」,父子曰卒天倫,這種親密關係是天生的,必須父慈子孝:父親因為慈愛,而教子向正向善;兒子因為孝順,而聽從教誨。這樣把家裡整頓好了,再出來當公務員,才有辦法把國家治理好,所謂家齊而後國治啊!
「夫婦順」,夫婦是五倫的開始,這一倫壞了,其他四倫也好不了,因此夫婦的結合,要特別謹慎,一旦結婚,就要白頭偕老,不可輕言別離。
夫屬陽剛,婦屬陰柔,因此婦以順夫為綱。中國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想來也是有道理的,千萬不要學那「牝雞司晨」,亂了次序。
有人極力提倡男女平等,其實平等是建立在互相的尊重上,婦順夫,夫敬婦,和睦相處,這樣孩子才能在安樂溫暖的氣氛中,健康快樂的成長。你們看這三綱是不是特別重要,其有安定國家社會的功能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0
三字經簡說(十四)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春、夏、秋、冬稱作四時,運轉不停,沒有窮盡的時候。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的變化,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關係。這四季各有特色,萬物也隨著季節而表現出不同的生活形態。由於四季循環不停,萬物也因此而生生不息。
「春」天具有二種欣欣向榮的氣象,花草樹木在這個時候抽芽長葉,到處百花盛開,蝴蝶飛舞,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美好的春天,如果作好了一年的計劃,再加以實行,到了年終必定有一豐碩的收穫。
「夏」天氣候炎熱,又是另一番景象。這時值物長得最茂盛,動物也不一例外,因此蚊、蠅、蟑螂這些會傳染疾病的蟲類,繁殖得很迅速,如果不注意環境衛生,就容易染病上身。
「秋」天。經過漫長夏天的成長,到了秋天該收成了。萬物在夏天把生長的力量耗盡,因此到秋天逐漸凋零,一切似乎都顯得軟弱無力,樹葉變黃掉了下來,秋風陣陣吹襲,充滿了肅殺之氣,難怪古人都在秋天對死刑犯行刑,也是為了配合時令,不傷仁德啊!
「冬」天在大陸北方早已是大雪漫天,一片銀色世界,動物冬眠,植物也被覆蓋在大雪之下。但在隱伏中,它們仍蘊藏一股生機,它們養精蓄銳,只待明年春天,東風解凍,萬物又在大地的舞台上,展現各自的生命力。
農夫依著四時春耕、夏紜、秋收、冬藏,一點也不亂。四時對萬物有一種控制的力量,使一切都歸於次序。我們更要效法「天」,做個自強不息的君子,永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0
三字經簡說(十五)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這一段經文主要是讓我們認識方位。東西南北的方向都是和中心相對應的,如果沒有一個中心,就沒有所謂的東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動,方向也要跟著改變,方位並不是永遠固定的。
在地圖上,通常右邊代表東方,左邊代表西方,上面代表北方,下面代表南方,有了這個基本觀念再來看地圖,才不致錯認方向。
剛開始人類並沒有所謂的方向,由於需要才定出來的,如果沒有制定,想去臺北可就難了,不知要往哪個方向才好,沒有既定的目標,走一年也走不到。航空和航海要是沒有方向,飛機和船根本就動不了,可見認識方位很重要。
現在有兩種測定方向的工具是指南針和羅盤,指南針永遠指向南方,黃帝時發明的指南車也是這個道理,有了一個固定的方向,便不難知道其他三方,靠著這種儀器,黃帝才不至於在大霧迷漫中迷一失方向,因而戰勝蚩尤。
不但走路要有方向才不會迷路,人生也該有一個努力的目標,才不致迷失自我,懵懂的過一生,不知生由何來?死從何去?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一個向西方去的淨土法門,把自己的生命目標定在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上,只要朝夕勤勤懇懇的念佛,去除妄想,不貪戀世間的榮華富貴,待功夫純熟,阿彌陀佛自然來接引我們,絕不會走錯了路,小朋友,現在就定好自己努力的方向吧!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1
三字經簡說(十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水、火、木、金、土這五行,是根據數目而產生的,也就是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五行跟人類有很密切的關係,太陽系中也有這五顆星,可見五行是很重要的,如果想進一步認識,必須自己再去研究。
知道五行的變化便可預知未來,但所知還是很有限,因為世事變化莫測,都是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如果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壞事就不會臨到我們頭上,這才是改變命運的有效方法。
研究五行的人都知道相生相剋的道理,相生是水生木,水可滋長樹木。木生火,木燃燒就產生火。火生土,火熄滅後剩下一堆灰,灰就是土。土生金,各種金屬都是從土裡挖掘出來提煉而成的。金生水,如水溝堵塞,可用鋤頭來疏通。知道相生的道理,做事才知道該由那裡下手,不致白費功夫,如果想在木中尋金那是辦不到的事。
相剋是水剋火,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滅,這正是充分利用相剋的道理。火剋金,火可以用來消鎔鍛鍊金屬。金剋木,斧頭可以砍伐樹木。木剋土,木把土中的養分吸收殆盡,也是相剋的一種。土剋水,所謂「水來土掩」就是這個意思。
由相生相剋的循環中,我們發現了有趣的現象,如水剋火,而火生的土就來剋水,水生的木又來剋土,這個環永遠解不開,有點像人類,當父親被別人欺負時,兒子就代他出氣,對方的兒子又為自己的父親出氣。沒完沒了。五行都是無情物,可是連無情物都懂得「孝順」,我們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又怎能不如它們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1
三字經簡說(十七)
曰仁義 禮智信
仁、義、禮、智、信稱作五種常理,這是不容許紊亂的,人人都應該了解五常,更應該實行並守住不放,因為能做到這五條,才配稱作「人」。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這五字的意思。
「仁者人也」,由字面上看,仁就是二人,單獨一個人無法表現出仁來,一定要兩個人。人與人相處,存著一種交厚的心理,不傷害對方,一切為對方著想,這就是仁。在實行上,最需把握的基本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要實行「恕道」。
「義者宜也」,人所應該做的事就是義,凡是合宜的,做出來對大眾有益的事,都是義。如果只對少數人或某個人有好處,而對多數人卻有害,像這樣就不可稱作義了。
「禮者理也」,做人做事要合乎道理。怎樣才合理呢?就是要凡事恭敬,由內心發出恭敬對方、恭敬事物的心,有了恭敬心,對人不敢魯莽,做事一定小心謹慎,不敢稍有懈怠,這樣一定處處受人歡迎,也不會把事情給辦壞了。求學也要恭敬,才可以得到學問的真實益處。
「智者知也」具有分辨善惡、是非、邪正的能力,知道那個該做,那個不該做,才不會迷迷糊糊,造下更多的罪業,受苦無窮。
「人言為信」,人講出來的話必須誠實不欺,才叫人話--信,否則就叫狺,只是動物的叫聲罷了。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1
三字經簡說(十八)
此五常 不容紊 稻、梁、菽,
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上面說的五常恰與佛家的五戒相通,五戒守得住,才可得人乘果,同樣的,五常守住了,才可稱之為人。如今我們都得人身,可別忘記使我們得人身的法寶。現在就把五常和五戒作成一張表來說明二者的關係,以便了解。
仁是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看見別人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樣,像堯、舜、禹、湯、文、武這些聖人,他們都愛民如子,所以是仁君。仁人看見動物被殺,於心不忍,因此他們「不殺生」。
義是合宜的才做,而偷盜的行為是不合宜的,因此不去做。凡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可用明盜暗偷的方法佔為己有,所謂「不義之財不取也。」所以守義的人絕不偷盜。
禮是在一定的規範內做事,不踰越,這樣彼此才能相安無事,若超過限度就是「淫」,會發生爭奪與利害相侵的事件,因此懂禮之人不邪淫。
智者必得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人對事才有正確的判斷力,姐果飲酒、吸食強力膠、打速賜康、吃毒品,一旦亂了心智,迷迷糊糊的,會做出什麼事就不得而知了,因此智者不飲酒。
信者不輕言。話未經考慮,就隨便說出口,如果做不到,就壞了信用,因此守信的人,絕不妄語。五常(五戒)與我們息息相關,同學們好好記住實踐要點,照著去做,必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稻、梁、菽、麥、黍、稷這六種穀類,是供人食用的,而且大多拿來當作主食。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氣候、風俗、物產不盡相同,因此人民吃的主食也就有了差異,如台灣盛產稻穀,因此以稻為主食,而中國北方由於天寒,適合種麥,因此北方人以麥為主食,而東北人則又以當地盛產的大豆為主食。
下面就介紹這六種穀類:
「稻」分為秈、粳、糯三種。秈是無黏性而早熟的稻,粳是不黏而晚熟的稻,而糯是富於黏性的稻,多用來作成糕、粽。
我國的農業改良場一直研究改良,希望能生產出一種抗病力強;產量豐;穀粒飽實的品種,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足夠的糧食。
「粱」就是北方的高粱,長得很高,人躲在裏面都不易被發現,因此高粱田被稱作「青紗帳」。粱有青、黃、白三種,可用來釀酒,屬於涼性,因此稱作粱。
「菽」是豆類的總稱。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作為主食非常理想。
「麥」俗叫夏穀。有大麥、小麥之別。果實的上面有一根芒很好認。大麥可以釀酒及作成麥芽糖。小麥磨成粉,就成了作饅頭、蛋糕的麵粉,小麥也是釀醬油的原料。
「黍」俗叫小米或黃米,形態和稷很相似,只是稷比較小。苗像蘆葦,高一丈多,色黑果實圓。因為是在大暑時種的,因此叫黍。黏性的也可以釀酒。
「稷」是二年生草木,高四、五尺,葉細長而尖,種子白色,供食用。
本草綱目說:「黍和稷是同一類中的二種植物,黏的叫黍,不黏的叫稷。」
以上六種穀物是上天生來作為養民的食物,這是上天的厚賜,大家應該心存感激,不可任意糟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大家要惜福才是。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1
三字經簡說(十九)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馬、牛、羊、雞、犬、豕稱作六畜。畜就是家裏養的獸,這六種動物是人所飼養的,這與六穀為人所食不相同,而我們之所以飼養牠們,是因為牠們對人類有貢獻,下面就分別說明:
「馬」能負重致遠,古代沒有汽車,出門坐的是馬車或直接以馬代步。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至於要快速的傳遞消息,就非靠馬接力跑不可了。
「牛」不像馬可以快跑飛奔,卻可以運載貨物,也可以耕田,更供給主人營養可口的牛奶。
「羊」生產羊奶。羊有跪乳之恩,時時警惕人類要孝順父母,否則不如畜生。
「雞」能司晨報曉,告訴主人早早起床工作,不可懶惰。
「犬」能守夜防患。犬最通人性也最忠心。古代有一位大學問家叫陸機,家中養了一條狗叫黃耳,會替陸機帶書。
從前有一位楊生家中也養一犬,跟隨主人進進出出,有一天楊生醉倒在草野中,而鄉人正放火燒山,眼見就要燒到楊生了,這時犬跳進河中,沾了一身水,用來浸溼楊生的衣服,使主人免於燒傷。
報上也曾刊載,一小主人和狗玩耍,未料草叢竄出一條蛇,欲加害小主人,而義犬為救主人與蛇博鬥,最後把蛇咬死,但犬也重傷死亡。
由上面幾個故事可以知道,犬是人類親密的好朋友。
「豕」就是豬,是常被認為除了貪吃之外,一無是處的一種動物,其實牠也有功用。如以前種菜種稻都是用糞作肥料,光是人糞不夠用,得再加上豬糞。現在也有人利用豬糞發酵產生的沼氣,代替瓦斯。誰說豬沒有用呢?
這六種動物各有專司,所以為人所飼養,並不是養來吃的,再說我們怎忍心殺食對我們有功的動物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2
三字經簡說(二十)
曰喜怒
喜、怒、哀、懼、愛、惡、欲,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情感,很難斷除,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它們,進而控制它們,才能免受其害。
這七種情感,到底是怎樣一個情形呢?
「喜」:心之歡樂也。人一遇到順境,自然就會表現出歡喜心,但是每個人對事物的歡喜程度與標準不同,全因當時的心理狀況而異,而心理則受見識、修養、氣度以及所處的環境而改變。
「喜」情既是不可免,那麼何不運用在好的方面呢?如喜讀書、喜行善喜研真理,這樣就能轉惡緣為善緣了。
「怒」:心之煩惱也。遇到逆境不順己心,就容易動怒。怒也就是瞋,這是根本煩惱之一,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一開。」
「怒」對生理、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傷害。容易動怒的人,除了表示個人修養不夠之外,也顯現個人對事物的道理看不透,太膚淺了才會生氣,所以俗語說:「學問深時,意氣平。」這樣看來,以後我們就不該再說:「都是你惹我生氣的啦!」
也有人看了不公平的事,便怒不可遏,固然是很有正義感,可是並不能解決事情,不如定下心來,仔細考量一下,尋找解決之道,才是正途。
今日寰宇殺戮太多,就是因為有些人怒氣太盛,不能克制自己的緣故。那麼要如何治療呢?用一個「忍」字,古諺云:「忍一時之氣,免受百日之殃。」「忍一時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朱子治家格言:「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凡事不要太衝動,「忍」才是保平安的良符。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02:22
三字經簡說(二十一)
曰哀懼
「哀」:心之痛切也。人常患得患失,得到時,意氣昂揚,喜出望外,甚至忘了我是誰,一旦失去,又哀傷得不得了。人間最哀痛的是生離死別,由於情感的牽絆,臨別時難分難捨,哭得死去活來,這種哀痛也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
「哀」太過則傷身,且於事無補,而智者能防患於未然,以減少哀痛之情,使心境常處於安泰,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有一句名言:「哀,莫大於心死。」意思是說:一個人對周遭的事情已不再關心,麻木不仁,不懂得開創前程,任由外境擺布,心中空空洞洞的?不知痛癢,這是很可悲的。明明還大有可為,卻認為自己已被打入谷底,毫無希望可言,不肯力圖振乍,改造命運,追求更幸福的生活,對這種人你又能怎麼樣呢?
「懼」:心之惶恐也。在論語顏淵篇第四章,司馬牛問:怎樣才算是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又問: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嗎?孔子說:常常反省自己,如果沒有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那有什麼好憂愁、好懼怕的呢?意思是說:如果不種惡因,自然不用害怕會有惡果的到來。
眾生會懼怕,是因為受到苦惱迫害或者是對未知的一切,無法早作預備而感到畏懼,如果懂得因果,那麼為了避免惡報,就會在因地上戒慎小心,不去造惡,佛經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許多作奸犯科的人,都是事後才後悔,但悔之已晚矣!
「人命在呼吸間」,人最大的畏懼是死亡的恐怖,但很少人作這種觀想,總以為自己可以長命百歲,因此凡事總愛斤斤計較,誰能料到何時會一口氣不來,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呢?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就該好好運用這「懼」情,作為助道良方,精進念佛,才會有成就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4
三字經簡說(二十二)
愛惡欲 七情具
「愛」:心之貪戀也。看見心裏所喜歡的,便執著不放,佛經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所以娑婆眾生愛心最重。愛常與貪合在一起叫貪愛,看到自以為美的、好的,都想佔為己有。佔到了,卻惱害了別人,若佔不到,自己又痛苦,愛之一字,真是害人不淺。要如何破解呢?就是把一切都看成假相。事間所有事物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眾緣分散變成「空」,這麼一觀想,就會發現,世間的一切並非都值得我們去追求、去貪愛。
歷史上有許多人,為爭王位,為爭國土,為爭美女而發動流血戰爭,造下種種惡業,雖暫時享受勝利的花果,但可怕的報應卻緊跟而來,所以唯有「清心寡欲」,才可免百日之憂。
「惡」:心之憎嫌也。對於醜的,不好的,產生討厭的心理。「愛」固然不好,但「惡」也不可取,最好是中庸之道,也就是不要起分別心,要怨親平等,平常廣結善緣,不要到處結仇,如此才可左右逢源。
「欲」:心之思慕也。看見別人有,而我沒有;別人的較好,而我的不好。便產生一種羨慕心理,嚴重時就生起欲望,而激出貪求心。
欲望重都是不知足所造成的,俗語說:「知足常樂」,若不知足就要永受「求不得」之苦。
七情都各有其缺點,但無一人可斷盡,因此我們要善用七情,要有所為而發,一切為公不為私,發也要合乎節度,收放自如,這樣才是真正至性至情的「性情中人」。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5
三字經簡說(二十三)
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用匏瓜、黏土、皮革、木頭、玉石、金屬、絲絃、竹管等材料作成的樂器,可演奏出八種不同風格的樂音。這八種材料可作成那些樂器呢?
「匏」是葫蘆的一種,它可以用來製作笙、竽等吹奏樂器。笙是用十七根紫竹作成管子,列在匏中而成,學人很喜歡聽笙的聲音,因為它給人一種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感覺。戰國時代,齊宣王也喜歡聽人吹笙,因此產生了「濫竽充數」這有趣的成語故事。
「土」就是瓦器,用土燒成的樂器有壎,壎像卵那麼大,上方略尖,下方較平,有點像秤錘,有六個孔,也是用吹的,吹出「嗚嗚……」的聲音。
壎可以和一種用竹子作的樂器叫「箎」的,起相和著吹,發出和諧的聲音,因此,我們
常用「壎箎」來比喻兄弟和睦不起口角。
「革」是牛皮,可做成鼓,聲音鼕鼕,其有激勵士氣,振奮人心的作用,因此古代戰場上,進攻時都擊鼓以助聲勢。
「木」,用木頭作成的樂器有柷和敔。祝是以桐木做成,像方形的桶子,上面有一個圓孔,三面畫山,一面畫水,使用時,先用槌子撞底部,再擊打左右,共三聲作起樂。現在我們比較常用的木製樂器是木魚,它可以敲出非常樸拙的聲音。
「石」,用玉石可作成磬,它的形狀,很像人行禮鞠躬的樣子,所以形容一個人鞠躬的樣子叫「磬折」。
把各種磬由小到大,編成一排排掛在木架上,這叫編磬,在祭孔典禮上,敲打時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
「金」就是用金屬鑄成的樂器,有鐘、銅、鑼、鎖吶、喇叭、鈴子、鈸,發出來的聲音都很響亮,而且可以傳得很遠。在古代如果打敗仗了,要撤退時,元帥會下令「鳴金收兵」。
「絲」指的是用絃來發出聲音的樂器,如琴、瑟、琵琶、古箏、胡琴、揚琴、月琴,以及西洋樂器中的提琴、鋼琴、吉他等都是屬於此類,大多用手指彈奏,不但音域廣,音階變化也多,聲音更是悠揚美妙。
「竹」,用竹管穿孔製成的樂器有笛、蕭之類,這是攜帶最方便的一種樂器,各種場合皆能隨興之所至,吹奏一曲。
古代在什麼場合演奏什麼音樂,都有一定,大家按著音樂來行禮,一切都是規規矩矩的。同時章樂會牽動人心,使人自然而然表顯出合於節度的情態,例如在朝廷上聞了樂,各個朝臣自然精神抖擻,莊嚴肅穆,很有威儀的樣子。在宴饗賓客時奏的樂,令人聽了心情愉快,達到舒暢身心,娛樂嘉賓的功效。因此樂和禮是相輔相成的,可見音樂有多重要了。
「樂者天地之和也」,音樂可以調和人的性情,使合於節度不超過。可是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多是靡靡之音,無病呻吟,毫無美感,充滿了病態。古人有言:聽一國的音樂,便知國家的前途如何。古代鄭國因為音樂不正而亡了國,我們怎可不引以為鑑呢?現在我們可以做的是:自己不去聽這些不合於禮的音樂。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5
三字經簡說(二十四)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九族是我們的直系血親,和自己的關系最為密切,因此人倫的次序,必須認識清楚,才不致混亂,如果不幸顛倒了次序,把子當父,可就天下大亂了。
本文中的「身」指的就是自己本身,向上推是「父親」,再上去是「祖父」,再上去是「曾祖父」,再向上推是「高祖父」,到此算來就是五代同堂了。或許有人會問,高祖再上去要如可稱呼?這個學人還沒有查到,不過我們不妨統稱為祖先。因為現在社會大多是小家庭的結構,能三代同堂就已經狠不錯了,而且今日之下,人類的生命處在污染的環境中,飽受繁忙緊張的壓力,很難得享高壽,又加上晚婚的關係,想要四代同堂就更難了,何況是五代、六代呢?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輩分的國家,輩分是一下生就註定的。有人一生下來就當舅舅,雖然年齡比外甥小,可是在家中的地位可就大不相同了。走路他可以走前面,吃飯可以坐上座,沒有人敢說他不對,只因為他的輩分大。
由自身向下推是「兒子」,再下去是「孫子」再向下是「曾孫」,曾孫下面才是「玄孫」,也有稱作「元孫」的,到此九族就圓滿了。
由於種族的繁衍,我們除了直系血親之外,還有旁系血親以及因為婚姻關係而結成的姻親。中國人的習慣是,只要沾上一點邊,都喜歡攀親道故,這種親愛敦睦的習性,衍生出一股團結的力量,形成了宗親。這種宗親的範圍應該擴大及於國家民族,因為我們都是源於一脈,都是黃帝的子孫,照這麼說來,四海之內豈不是皆兄弟了嗎?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5
三字經簡說(二十五)
父子恩 夫婦從
有了九族,就有五倫關係。男女結婚後成了「夫婦」,生下孩子就有了父子及兄弟關係。出外做事則有朋友及長官與部屬的關係。
五倫彼此間都有互相對待的道理,各有應盡的義理,如果人人敦倫盡分,五倫的結構才會完整。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五倫的社會,因此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中間雖有異族入侵,卻不被消滅,就是靠這種力量維繫的。
五倫所衍生的十種該盡的本份,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有那十義呢?
父子恩:父子的感情是天生的,這種親情切不斷;也割不開,所以叫「天倫」。父不厭子醜,子不嫌父貧。做到父慈子孝。父母慈愛子女,因為「慈」而使子女樂於親近,不致疏遠;因為「愛」而更加盡心管教,使能成個人才。這種愛絕不同於一般人盲目的溺愛。
子女對父母則要盡孝,因為父母對子女有生、養、教的大恩,因此必須以孝來回報,絕不可忤逆犯上。
夫婦從:「夫唱婦隨」是夫婦相處的金科玉律。夫者扶也,夫要提攜妻子,盡到保護與照顧的責任。「婦」字是一個女持著掃帚,表示要勤於家務,把家庭料理好,讓丈夫無後顧之憂。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必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在推動。」這個女性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妻子。主婦雖然身居幕後,但他的賢慧卻是丈夫成功的主力,婦女怎可忽視自己的地位,而自覺不如人呢?
丈夫要以情義對待妻子,而妻子則以順從為美德,二人相敬如賓,家庭和諧,這才是真正的齊家之道。
我們知道姻緣本是前生定,夫妻雖然生活習慣略有不同,思想、觀念也不盡一致,卻應該彼此容忍,不要輕言別離。有人請教一對維持婚姻達七十年之久的老夫妻,他們倆幸福婚姻的秘訣,他們說:只有一個「忍」字。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先忍下來,不衝動,當然「溝通」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夫妻相處的潤滑劑。
希望我們能多見天下美滿婚姻,讓明天更美好。因為一個幸福的婚姻,是給下一代的最佳禮物,您說是嗎?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6
三字經簡說(二十六)
兄則友,弟則恭
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長上,這樣兄弟之間絕對可以和睦相處,不致發生兄弟鬩牆,令父母傷心的事情。
兄弟本是同根生,不應該斤斤計較。如果能做到你讓我一分;我敬你兩分,豈不是和樂融融。你們可曾看過一篇「紫荊樹」的地事?這是敘述兄弟鬧分家,你爭我奪的情形。連樹也要分,而無情的樹,都因不忍被分割而先行枯萎,身為萬物之靈的人,怎麼如比無情呢?還好兩兄弟受到紫荊樹的感動,不再鬧著要分家,才得以圓滿收場。
老人家常告誡晚輩一句話:「打虎抓賊親兄弟。」意思是說遇到困難時,別人可能袖手旁觀,但是親兄弟一定會來幫你的忙。這同時也說明了:兄弟如果團結一致,一定可以把凶猛的老虎和賊打跑的,也就是說,兄弟彼此合作,就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兄弟如手足一般重要,怎好不珍惜呢?
兄長要給弟妹做個好榜樣,而且要負起保護指導的責任。兄長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如古代女子有所謂的「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子指的是長子。長子既然如此重要,父母在生下長子後,就要好好教育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各種禮節,只待習慣成自然,以後弟妹有樣學樣,就好教得多了。
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更須一致,不偏愛老大,也不慣溺老么,讓他們彼此尊重。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則,與伯叔姑嫂和睦相處。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兄弟絕沒有不友愛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6
三字經簡說(二十七)
長幼序 友與朋
長幼序:親族之間,要講究長幼的次序,也就是注重輩分關係。有的家族以某些字依序嵌入名字裡面,清楚的表明輩分。以天下一家的孔氏來說,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就有「德」字輩,「建」字輩的不同了。
中國人親族關念很濃厚,遇到同姓的長輩,雖然本來不相識,可是血濃於水,馬上可以親愛如一家人,這是很好的現象,但是千萬不要只是止於此,應該再擴而大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對於任何人,年齡大我十歲的,就以兄長之禮對待他;年齡大我二十歲的,就以父執輩之禮恭敬他。相反的,年齡比我小,則以弟妹、子女視之。人人以此心態來對待別人,必定可以達到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
友與朋:朋、友二字意思非常接近,若加以分別,則同門叫做朋,而友則是交情更進一步了。有相同的理想,志同道合,朝共同目標努力的兩個人,就叫做友。所以朋、友有親疏之分的。
朋友之間講求「朋誼友信」,朋要有情誼,有困難時互相幫助,才算盡到同窗之誼。
「友」是進一層的交往,彼此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增進二人的親厚關係。如果行為隨便,又不守信用,就會讓人以為你不重視彼此間的友情。感情就會漸漸疏遠,所以朋友之間不可以因為太親密就隨便了。要知道友情也是經過培養而建立的,不小心維護,友情的花朵也會枯萎。
論語裡面有一章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與朋友交往,是以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式聯絡感情的。而彼此間藉此相互激勵,增進自己的仁德,所以是道義的結合。當朋友有錯時,必須「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見朋友有過錯,要發自內心的誠意去勸告他,言語要委婉曲折,以收到效果為目的。但若勸告三次之後,他仍不聽,就不要再勸,免遭其羞辱,從此可以慢慢疏遠他。可是君子絕交不出惡聲,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或許將來他改過了,仍然可以繼續往來。這些都是和朋友相處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6
三字經簡說(二十八)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君主要恭敬臣子,臣子要對君主盡忠。這樣就不會有君主欺凌臣子,使臣子產生「伴君如伴虎」的畏懼感;而臣子也不會做出僭越犯上,纂位殺主的事情。君臣各盡己分,才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否則君不君,臣不臣,朝廷政綱不興,有了內訌,必定招來外侮。所以君臣間相處融洽,正是家國之福。
現在是民主時代,已經沒有專制的君主,但仍有領袖,各個機關也各有首長、主管,這就是現代的君,而輔助主管辦事的部屬,就是臣。
做主管的人要有一個觀念,就是部屬是幫助我一辦事的人。因此,對他們應該存著恭敬心,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主管一個人是無法辦事的。所以當主管的不要擺架子耍威風。真正懂得統御學的人都知道,越是尊重對方,越能獲得對方衷心的,誠服及死心塌地的襄助。而身為部屬的,則要對主管,對所擔負的工作忠心。這正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為重視的美德,因此排在八德之首。
以上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長惠幼序,朋誼友情,君敬臣忠十種義行,都是人人必須做到的。
每個人在社會上,身分是多重的,如既為人父,又為人夫、人子、人兄,當然也是別人的朋友,也可能是機關的主管或部屬,總之不出這十義之外,「此十義,人所同」是勉人要盡心盡方去做好。由自己開始做起,進而影響家人、朋友、周遭的人,這種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7
三字經簡說(二十九)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古代凡是訓誨剛啟蒙的兒童讀書,都必須講解義理,考究事貫,並且詳細說明每個字的意思,引導明白文章那裡該一逗,那裡是一句,這樣才能深入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意思。
「蒙」就是草初生,比喻懵懂還不甚明白的意思,就像小孩子剛上學,對於一切事理還分辨不清,迷迷糊糊。啟蒙是非常重要,易經上說:「蒙以賽正,聖功也。」啟蒙時導之以正,這是聖人教化的功德。若導之不正,後果堪慮。所謂導之以正,其實也就是加強「人格教育」。
「須講究」:
讀書必須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多方參考各種書籍,對於事實要考證明白,至於查不出來,不敢確定的地方,則存疑,不要妄下斷語,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做學問所要把一握的原則。
「詳訓詁」:
訓話是了解文字的意思。想讀中國書、欣賞中國詩,必須先懂中國字每一個字的意思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詞句上,意思也會改變。如拿「著」、穿「著」、「著火,意思皆不同,因此非弄明白不可,否則就讀不下去了。
「明句讀」:
文章是由字構成的,字字連綴成一個完整意思的叫「句」。「句」是指文詞的語氣已經結束。如果文詞太長,語氣還沒結束,而略為停頓以便讀誦的,就叫「讀」,也有說一半句叫「讀」的。
會分句讀,全文才能略知大概。如果分錯句讀,意思可能完全相反。如從前有一個人到朋友家作客,接連下了幾天雨,客人住了好久仍不走,主人有了逐客的意思,因此作了一篇短文,貼在壁上,但是沒有加句讀,他的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可是客人卻讀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於是他又理所當然敢住了來了。這就是文章沒有句讀,所鬧出來的笑話。可見讀書不可不分清楚句讀。
以上三個要點,都是訓誨蒙童時所應該注重地方。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7
三字經簡說(三十)
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求學的人,剛開始的時候,要先讀小學,讀完再讀四書。
小學是朱子著的一本書,裡面載明初學的蒙童所應該學習的項目。首先要學的是灑掃、應對、進退的禮節。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三件事,許多大人都做不好呢!
「灑掃」看字面就知道要先灑水再掃地,偏偏有不少小學生是先掃地再灑水,問他原因,他說灑了水,地溼溼的就不好掃了。這是不會灑水的緣故,灑水時水要細而普遍的灑下,可不能一塊乾一塊溼的。你看,灑水也有學間吧!
說到掃地,有許多小孩子連掃把都不會拿,而且掃時帚部揚起,弄得塵土飛揚。該如何掃才能掃得乾淨,且灰塵最少,自己好好的研究研究吧!
「應對」是與人接洽對答時,態度要如何才得體?回答要如何才恰當?多說一句是浮躁,少說一句又不清楚,因此說話馬虎不得,非得講求簡要詳明,又合乎禮節不可。而且還得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太不容易了。
「進退」是待客之禮,客人來,晚輩進茶進果時,進必趨(快),退必遲(慢),而且退時屁股不可朝向客人舉一動都得合乎禮節,不輕浮、不莽撞。
以上三件都是最基本的規矩,在書本上學到了,就要實行出來,所謂「知行合一」才是真學問。在古代每個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都如此要求子弟,先確立了規矩典範,才可以進一步研究更深的學問,也就是研讀四書。有小學的基礎,再學四書,必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成效。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7
三字經簡說(三十一)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論語這本書,一共有二十篇,是孔子與學生及當時的人談論有關仁道、學問、政治的記錄。孔子去世後,由弟子及再傳弟子編輯而成的。裡面所記載的都是孔子的好言行,都是聖人智慧的結晶,每一篇每一章都可以作為我們言行的準則。因此不論古今,放諸四海皆能適用。
論語原本有齊論和魯論之分。齊論有二十二篇,內容與魯論差不多,後來科舉考試都依照魯論來出題,齊論就失傳了,因此我們現在讀的是魯論。
論語第一篇第一章一開始就說「學而時習之」,可見「學」非常的重要。「學」是入道之門,只有學,知識才能不斷增長;品德才能漸趨高尚。
想學就要問,所謂學問!學問!不問就學不到,因此古人常常到處參訪名師,因為每位老師的見地不盡相同,我們參考多了,實際運用也多,長了見識,知道如何取捨,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學問。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整部論語論仁的地方相當多,但都沒有把仁的全貌說盡,可是我們可以由「忠恕」下手,作為行仁的初階。
宋宰相趙普曾向宋太宗說:「我有一部論語,以半部輔佐太祖平定天下,以另外半部協助陛下致太平。因此留下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談。論語不但可以用來治天下,也是個人修養的指南,每一句話都包含了聖人對人情事故的睿智態度。我們常感嘆做人難,辦事難,何不把論語好好背起來,並且切實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8
三字經簡說(三十二)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孟子這部書一共有七篇,裡面的內容都是一些道德仁義的事。
「道」是道路,凡是應走的路,該做的事,都是道。依循天真的本性去做,不摻雜,就是道。這種道理很深,不容易了解。
「德」是依正道去做,心裡有所得,所謂公德、陰德都是德。
「仁」是與人相親厚,處處為對方設想。如果國君都為百姓著想,那就是仁君了。
「義」是合宜的意思,凡是正當,不傷害別人的事,把它做出來就是義。有所謂正義、情義。
孔子把道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子思再傅給孟子,到了孟子再次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
孟子身處戰國時代,時局非常紊亂,只因各國國君都妄自尊大,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戰事頻繁,天天有攻伐,最苦的是老百姓。
孟子為了拯救百姓免於受苦,也為了消弭戰爭,因此遊說諸侯,勸他們若要國家富強,成就王道,就必須講道德,行仁義,多為百姓設想,因為百姓是國家成立的重要因素,是最寶貴的。所以他提出一句「民為貴,社稜次之,君為輕」的口號,也就是要國君,把人民的一切需要放在第一位。人民受到良好的照顧,相對的會以忠心愛國來報答,國家自然強盛起來。遺憾的是當時的國君都非常短視,沒有一個肯接納他的意見。
因為孟子希望天下能太平,所以汲汲奔走於各國之間遊說君王,卻受到各國臣子們的阻撓,孟子遂拿道德仁義與他們辯論。孟子的口才相當好,當時的人,以為他是個好辯論的人,他說:「我那裡喜歡辯論,我是不得已啊!」。
孟子在外不得志,只好轉回鄒國,效法孔子教授門徒,與學生講學論道,並且作成了孟子七篇,流傳後世。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8
三字經簡說(三十三)
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中庸這一本書,是子思寫的,裡面說的都是不偏於一方,永不改變的天下至理。
「子思筆」:「筆、當作「寫」來講。子思就是孔伋,是孔子的孫子,
他在曾子的門下求學,作了中庸這一本書,把它傳,授給孟子。
中庸之理是孔門傳授給弟子的心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會有所偏差,因此把它寫成書,共計有三十三章。
中庸剛開始只是說個道理,中間則分開說明、萬事萬理,最後又歸合到一個理上。因此中庸之理如果開出去,可以充滿天地之間,若收回來,又可以退藏在一個隱密的地方。此理含意無窮,是很實在的學問,會讀的人,仔細思索研究,一定有所得,終身受用不盡。由此可知,中庸之理和我們有密切的關係。
「中不偏」:「中」就是中間,不偏於任何一方,做事不會太過或不及,也就是依中道而行。實在說來,只有聖人才能如此,凡夫由於智慧不足,煩惱又多,做事全憑個人喜好,感情用事,以致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因此皆不得中道,如果能近於中道就不錯了。
「庸不易」:「易」就是改變,不易就是不改變。不因著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改變的,才可以做為天下的定理。你們想想看,有那些事情是永不改變的呢?
中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意思是說:上天所給與人的秉賦叫做性,依循著本性去做事就是道,要修得這個道,必須靠教化的力量。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依著本性去做事,大都已經摻雜私心了,因此必須有一人來教我們袪除毛病的方法。
「道」是不可以有短暫時間(須臾)與我們分開的,可以分開的就不是道。因此真正修道的人,不論吃飯、睡覺、或遇到緊急、危險時,都不忘「道」,把道當成命根子一樣來守著,因而有所成就,這也是他們能成聖成賢的原因。
道是通往光明本性的路,路有千萬條,你修的是那一個道?有沒有偏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8
三字經簡說(三十四)
作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
作大學的是曾子。本書共有十章,是教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大人指的是居官在位之人,也就是負責領導,教化工作的人。孔子把「政事」列為四科之一,可見辦政事是很重要的。因為不論是一家、一村、一鄉、一縣、一國乃至天下,都是由人組合成的。人一多,眾人不同心,各行其是,不免發生衝突,彼此就要受到傷害了。因此要使人人相安無事,得到公安,只有依靠政治的力量。但是政治本身的制度規章是死的,辦事的人才是活的,因此主政的大人,是孔門所注重培養的人才,務必使他具有仁心,能公平、公正才行。
曾子姓曾名參,是孔子的學生。孔子曾評論他:「參也魯。」曾子的資賦比較魯鈍,反應不是很靈敏,但在求道上卻不取巧,肯下苦功,勤能補拙,終於有所成就。孔子的學術思想,端賴曾子傳下來,,才得以延續至今。可見魯鈍並不表示學習無望,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自修齊,至平治」在修身之前,必須先經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工夫。心正了,身才能正。本身有了修養,才能影響家人各守本分,趨向正道。家庭和睦整齊了,才有能力出來辦事治理國家,絕對沒有自己的家都理不好,卻可以教人的。因此如果有一家人行仁道,也會影響其他的家庭跟著行仁,漸漸擴大到一國都行仁,可見齊家是治國的基礎。
治國的君子,本身有了德行,才能贏得民心,有了民心才有鞏固的國土,有了國土才有錢財,有了錢財就能加以運用造福百姓,人民得到福祉,對國家更增信心,至此天下太平無紛爭。
大學最後的目標,固然是在治國平天下,但下一手處卻在開發個人光明的本性,使自己日新又新,達到至善的境界。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8
三字經簡說(三十五)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孝經講解通了,四書也已讀熟,才可以讀六經春秋。這是標明讀書的次第,應該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根本及於枝末。
孝經是孔子所作,共有十八篇。孔子曾為曾子陳述孝道,因此由曾子把孝經傳下來。曾子本身就是個有名的孝子,是孝經的實踐者,由孝子傳孝經,真是名正言順。
二十四孝中「囓指痛心」的故事,講的就是曾子的孝行。內容是:曾子平日奉養母親非常孝順。有一次到山中砍柴時,家裡忽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心裡一直盼望曾參快點回來。靈機一動,於是咬破自己的手指頭。在山中的曾參,突然覺得一陣心痛,猜想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因此急忙奔回家,才解除了母親的窘境。
由於曾參心裡常惦記著母親,因此母親咬破手指頭,馬上就能有所感應,真是「母子連心」。
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子女的,而子女想念母親的時候卻很少,因此不能感應。如果我們也有像曾子一樣的孝心,自然也能隨時和母親互通消息。
曾子一生行孝,不因父母過世而稍減。有一次他患了重病,便召集門弟子告訴他們:「看看我的手和腳,我是多麼小心的保護著,像走到深淵旁邊,走在薄冰之上一樣的小心,唯恐身體髮膚有所損傷。如今我將要走了,從此可以放心了」。由此可知,曾子一生是如何的力行孝道,連最起碼的身體髮膚都不肯任意損傷,更不會以父母賜與之身來為非作歹,有損自己的德行,因此真孝者必是大善人。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9
三字經簡說(三十六)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詩、書、易、禮、春秋稱作六經,每一個求學的人,都應該講解研求其中所包含的意思。
六經本來是指詩、書、易、禮、樂、春秋而言,但樂經在遭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毀後,就失傳了。我們知道孔子是以禮經、樂經、射箭、御車、書經、算數等科目來教學生,樂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科。
為什麼要學樂呢?因為每個人都有七情,喜怒哀樂沒有發出來之前叫做「中」,這時心不偏於任一方。一旦發出來又能合於節度,就叫「和」。普通人總是發得不合時宜,任意宣洩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發怒時像隻凶老虎,見人就罵,恣意破壞,總要待氣消了才清醒過來,但悔之晚矣!也有人樂得手舞足蹈,大聲喧嘩,忘了還有他人的存在。這都是情感發得不適當。怎麼辦呢?可以用樂來調和性情。不是常聽人說,音樂可以怡情養性嗎?就是這個意思。
心中不平時,藉著音符的跳動,情緒獲得了平撫,音樂必須具有這種功效才是好音樂,但是現在的新潮音樂,不但不能舒解情緒,反而使心情更浮動 ,更茫然 ,不聽也罷!
樂還可以跟禮配合,叫人依著樂來行禮,自然而不拘束。禮樂合而為一,一切舉動合於規矩,活潑而不亂。
由於樂經散佚,找不回來了,因此有人把禮記補入,所以還是六部書。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春秋經拆開來,以為是春經和秋經,那就錯了。
「經」只有聖人才可以作,因為經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聖人生而知之,天下事無所不曉,而且根據人情事故來寫,因此內容是人人可以遵循的。
「易」是改變的意思,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雖變卻有原則可供遵循。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有人說:「讀了易經能算卦。」易經固然可以卜卦,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心一變週遭的一切也跟著變,就卜不準了,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你拿什麼來定心呢?心定於何處?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09
三字經簡說(三十七)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連山、歸藏、周易這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易經,雖略有不同,但是到了周朝,已經把易經的道理發揮得很詳盡了。
在遠古時代,有一天伏羲氏看見一隻龍頭馬身的動物,由河裡飛出來,背部還有五十五個黑白點,這就是所謂的「河圖」。
於是他仰觀「天象」,俯觀「地法」,中觀「人物」,畫出了與三才有關的八卦,定住陰陽,這個叫「先天八卦」。到了黃帝時代,用─代表陽,--代表陰,並且加以組合,分布在八方,才成為八卦之體。
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里時,他又研究八卦,明白它的陰陽變化,又把一卦變成八個卦,共有六十四卦,一爻又變為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變化就更大了。這個是「後天八卦」。
我們現在用的是後天八卦,因為是周文王定的,因此叫做「周易」。文王作「卦辭」,斷定每一卦的吉凶。周公著「爻辭」,斷定每一爻的吉凶。孔子贊周易,著「繫辭」,把易經之理說得更完備了。
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意思是如果孔子能再多活幾年來學易經,就不會犯大過錯了。可見明白易經的道理是多麼重要。一部易經想全部研究明白,並不容易。可是我們知道,易經主要是在說明萬事萬物的吉凶,好讓我們懂得趨吉避凶的方法,知道進退取捨之道。趨吉避凶的妙方無他,就是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這樣自然長保平安,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易」是改變的意思,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雖變,卻有原則可供遵循。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有人說:「讀了易經能算卦。」易經固然可以卜卦,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心一變,周遭的一切也跟著變,就卜不準了,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你拿什麼來定心呢?心要定於何處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0
三字經簡說(三十八)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典、謨、訓、誥、誓、命都是書經的篇名,裡面所含藏的意思非常精微深奧。
典:常也。常而不可改變的。這是帝王受天之命而登基的證明書。此是大事,非常慎重,內容不可亂加更改。有堯典、舜典。
謨:謀也。是大臣獻上的計策,用以匡正贊助君王的施政方針,目的在幫助君王治理國家。有大禹謨、益謨、稷謨。
訓:誨也。是大臣訓示啟迪國君,補救施政上不及之處,也就是勉勵君王對於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加強實行。有伊訓等篇。
誥:召也。這是君王頒發的號令,告訴天下人,以便新頒佈的法令能夠普遍實行。有大誥、康誥、召誥、酒誥等。
誓:信也。國家要對某個地方或國家實行處罰,說明出兵的理由是替天行道,對於官兵的勇猛或退卻,以及敵方的頑抗與投誠,有各種不同的賞罰方式,皆一一表明清楚。這類的文書就叫誓。有甘誓、費誓、秦誓等。
命:令也。國君對大臣發布的命令。如命某某人擔任什麼官職。命和誥有所不同,命的對象是大臣,誥的對象是天下百姓。
為什麼叫「書經」呢?因為它書寫了當時發生的事,又因為記載的都是堯、舜、夏、商、周上古時代的事,所以叫做「尚書」。內容很多,而且各代寫法不一,因此孔子加以刪修,只剩下一百多篇。
尚書在秦始皇時,遭到焚毀,到了漢文帝時,下召徵求全國書籍,卻找不回尚書,幸好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叫伏生的,他小時候把整部尚書都背起來了,因此用口講授尚書,由別人抄錄下來,一共有五十八篇。到了漢武帝時,有一位魯恭王要擴建宅舍,旁邊正好是孔子的老家,他拆掉孔子的家,在牆壁中得到了「尚書」一部,拿來和伏生口授的比對一下,並沒有差別,這一部又叫「壁經」。
小朋友,由伏生老人的口授尚書,你是不是得到了一點啟示?如果你背下一本書,就等於隨身帶了一本無形的書,可以陪你走遍天下,直到老,要用隨時可以拿出來,就像伏生一樣,這才是活書。如果讀了也不記,馬上忘掉,讀得再多也等於零。你們何不趁著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背一些書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1
三字經簡說(三十九)
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周公制定周禮,把六官的執掌權責,明顯的劃分清楚,保存了治理國家的體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他多才多藝。武王駕崩,成王繼位,年紀小,由周公輔政,他處事大公無私,求賢若渴,政績很好。周公為了使國家有一個完整的體制,讓後代子孫有所遵循,因此制禮作樂,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礎。
制禮必須是居於高位的聖人才可以制定,因為禮是合乎人情事故的,只有聖人才能考慮周到。禮制好了,也要由主政者頒布施行,以便人人遵守,周公就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有了完善的體制和音樂,不但為當時的社會建立了良好的風尚,而且也為後來的社會奠定了教化的基礎。
周禮中制定了六官的工作範圍,就像我們現在的五院制度一樣。六官是:
一、吏部天官叫大冢宰,掌管官吏的銓敘、升遷、降調等事。
二、戶部地官叫大司徒,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掌管稅收及國家的財務 。
三、禮部春官叫大宗伯,掌管禮制及學校考試等事。
四、兵部夏官叫大司馬,掌管軍事,包括軍隊平時的操練,遇到敵人來侵犯時,要如何防禦等。
五、刑部秋官叫大司寇,掌管刑罰,有如今天的法官。死刑犯多在秋天處決。孔子曾當過魯國的司寇,三個月就把魯國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工部冬官叫大司空,掌管各項技藝中國是以農立國,農民只有在冬藏時才得清閒,可以學些技藝。
六卿各有所司(職掌),天子只要垂拱於上,就把國事治理得妥妥當當,天下太平。
秦始皇時燒毀詩書,而且不用周禮,到了漢朝,徵求天下書籍,才把周禮發掘出來,但少了冬官,後來漢儒用「拷工記」來代替,才算補足。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1
三字經簡說(四十)
大小戴 註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戴德和戴聖註解體記,述說聖人的言論,把禮樂的原則說得很完備。
大戴是漢朝人,叫戴德,小戴叫戴聖,是戴德的侄子,為了區別二者,因此用大小來分。
我們說「經」都是聖人作的,而禮記是由孔子的學生共同寫下他們所聽聞的,及後來的讀書人把聖人的言語寫下來所成的書,因此稱作「記」而不稱「經」。
漢文宣帝時,有一位東海人叫后蒼,在曲台殿講禮記,他很會說,於是把禮記定為一百八十篇,叫曲台記。後來后蒼把禮記傳給戴德、戴聖。戴德把它刪為八十五篇,叫大戴禮。戴聖又刪為四十六篇,叫小戴禮。後人又加上「明堂」、「月令」、「樂記」,一共有四十九篇。現在流傳的是小戴禮。
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無法建立人格,在社會人群中難以立足。因為禮是教人守秩序的,不合禮制的人,將被社會大眾所排斥。孔子也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雖要廣博的求學,但首先必須學禮。學禮才能通達人情事故,一切學問才能合乎中道,不會偏於一邊,或用到不好的地方。可見學禮有多重要了。
整部的禮記可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敬」。曲禮一開頭就說「毋不敬」,不要不恭敬,對人對事都要恭敬。能敬人,則敬人者人恆敬之,人與人之間摩擦、衝突自然減少,在苦惱的人生中,消彌了許多無謂的煩惱。臨事能恭敬,則辦事便容易成功。
印光祖師說:「佛法實益,由恭敬中求。」求學修道存著恭敬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由此可知,「守禮,存敬」是每個人所必須力行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1
三字經簡說(四十一)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詩經按照體例可以分為國風、大雅 、小雅 、頌四類,稱作四詩,應該常常諷誦吟詠,深入體會它所蘊含的意趣。
國風:國是諸侯所封的國。風是各地的民俗歌謠,各國諸侯把它採集起來,上貢給天子,天子把它列入樂官來管。由這些歌謠便可以知道各地風俗的好壞,及政治辦得好不,因為歌詞可以反應民心。
雅:雅者,正也,是正式場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諸侯朝觀天子時所唱的詩。小雅是天子款待賓客的詩。大雅是早朝時奏的樂,使天子自然的接受臣子的諫戒。因此樂有時奏得欣欣和樂,使得臣子敢盡情的抒發己懷;有時奏得恭敬端莊,以表顯先王的德行。二者言辭氣勢不同,節拍也不同,這是周公制禮作樂時所制定的。
頌:宗廟祭祀時的樂歌。用以讚美形容祖先的盛德,並把自己的功績告於神廟。
作詩總不出三種體裁:
賦:把情感按部就班的陳述出來。
比:拿一件事物來跟另一件事物比較。
興:先說其他的事物,再引發自己真正要說的事情。
「詩言志」,詩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志向,使人的心情歸於正。詩中所說的好事,可以使人生起善心。所說的惡事,也可以懲戒人心,使人改過修善,不再放逸。
孔子刪詩經後,把它傳給子夏,子夏作了一篇序文,再三傳給漢朝魯人毛亨,他又傳給趙人毛萇,因此詩經又稱作毛詩或葩經。
詩經把事父、事君的一道理都說得很詳細,而且一還可讓我們認識各種鳥獸草木的名稱。孔子也曾對他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沒有辦法把話說得恰當。因為普通人說話總是顛三倒四,不能言簡意賅,有條有理,更不能感動他人。學了詩,說出來的話就大不相同了。因此求學的人,一定要學詩,常常吟詠,浸潤在其中,久而久之,自能變化氣質。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2
三字經簡說(四十二)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孟子說:「王跡息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周朝傳到幽王時,貪淫無道,暴虐慘苛,寵愛褒姒。由於褒姒終日不笑,幽王想逗她笑,竟然戲點烽火。列國諸侯,以為有外敵入侵,紛紛帶兵來救援。到了京城,才發現平安無事,各國將領相顧失色。褒姒看了,忍不住大笑起來。
後來犬戎殺進朝內,幽王再點烽火,各國諸侯以為又是幽王在開玩笑,沒有一個肯出兵。幽王張皇失措逃出,死在亂軍之中。
眾臣擁立平王,向東遷都到洛陽。這時君弱臣強,五霸、七雄各據二方。雖然周朝有天子的各分,卻無實權。政教不興,號令行不出去。樂師也不呈送詩了,因而「風」亡。諸侯不來朝見天子,「大雅」就亡了。天子也不宴饗諸侯,因而「小雅」亡。天子祭祀,諸侯不來助祭,「頌」也亡了。四詩既亡,王者的功業事蹟就不得彰顯。
孔子生於西周春秋末期,見王政不興,非常傷感,也痛心諸侯的專恣,於是自衛國返回魯國,作春秋經,用以幫助王者的教化。
「春秋」原本是魯國史記的舊名,春夏秋冬都有,而今以春 秋為名,是取「春生秋殺」之義,代表王者的權力。
當時孔子是六十九歲,將魯史上自隱公元年起,下至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內的事,凡是君臣的賢愚,會盟征伐的事,都按年月記錄下來。
當時的士大夫,凡是得到春秋一字褒揚的,則所獲的榮耀勝過天子所賜的官位。若是得到春秋一字的貶抑,所受的侮辱也超過了天子給他的刑罰。
由於孔子作春 秋,賞罰非常明顯,善惡分明,使得亂臣賊子沒有辦法逃脫罪過於天地之間,使得惡人收斂了許多。因此春秋對於當時紊亂的時局,具有安定的大作用。
魯哀公十四年時在西郊狩獵,捕獲麒麟,沒有一個人認識,還以為是不吉祥的怪物因此把牠的左趾打傷,丟棄在野地。後來孔子看見了,很感嘆的說:「這是麒麟啊!由於出現的時機不對,沒有遇到明君,才會被擄。看來周朝是無法再興盛了,才會出現祥物,卻無法感應。」
孔子非常傷心,就絕筆不再寫下去了,因此春秋又稱作「麟經」。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2
三字經簡說(四十三)
三傳者 有左氏 有穀梁 有公羊
解釋經義的書叫傳。這裡有三本解釋春 秋經的書叫三傳。有 公羊傳、左傳、穀梁傳。
孔子作春秋,用以寄寓褒貶。研考自隱公開始,經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至哀公,共十二公時代,二百四十二年的事,以文王、武王聖道作為準繩規範,以成王道的大法。
裡面的內容文字簡約,不囉嗦,可是意旨卻隱微深奧,不容易明白,若不藉著三傳就沒辦法了解透徹,所以把三傳一并保存下來,列在十三經內。現在我們要考查當時敢事情,可以參考三傳。
解釋春秋經的書很多,但以三傳最好,下面略為簡介作者:
公羊傳作者是公羊高,魯國人,生於周朝末年。
左傳作者是魯國的太史官左丘明,他是個賢能的人。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喜歡說些好聽的話,一見人就笑,對人太過於恭敬,左丘明覺得這種人很可恥,孔子也一樣。心中抱怨某個人,可是卻不表現出來,而且表面上還跟他作朋友,這麼虛偽的人,左丘明覺得可恥,孔子也是一樣。」由此可知,孔子很欣賞左丘明的為人。
左丘明懂得春秋的義理,因此作傳注春秋經。他用編年記事的體裁,按年分把每件事情詳細的記載下來。因此凡是天子諸侯的事,用兵、革新、禮樂的一些文獻,國家興衰存亡的原因,臣子賢奸善惡的分別等,如果不是有左傳的註解,就無法徹底明白。
左傳以舖陳史實為主,而公羊傳、穀梁傳則以解釋經文為主。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2
三字經簡說(四十四)
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事
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四書五經的義理明白了以後,才可以閱讀子書。「子」是我們對有德行有學問的人的一種尊稱。這些人研究學問的方向及內容不盡相同,都各自有一套思想體系,他們把自己對事理的看法、想法寫成書,所以子書太多了,內容也各有可取之處,但並非全然正確,或適合於現代,因此我們要根據自己打下的經學基礎,以孔子思想為準則,向外涉獵子書,所以不必把所有的子書全看了,只要選擇對我們的德行、學問有幫助的重要言論,加以玩味就可以。
子書中所記載的事務對於世人有利益的,也可以摘錄下來,並且加以實行。這樣自己所學的就能歸於純正,不致流於邪僻,成了邪知邪見。
諸子百家有那些值得研究呢?有五子,就是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及莊子。下面略為介紹:
荀子姓荀名卿,楚國人,與孟子是同時代的人。他也學習孔子,但主張「人性本惡」,認為要使人改惡向善必須藉助教育的力量。所以推崇禮教,以禮來節制人的惡性。並且勸勉學生勤學,以求青出於藍。他作有荀子上下二篇。
揚子姓揚名雄,漢朝人,他模仿易經寫了太玄經。也仿論語格式著了一本談論王道,尊崇聖人的法言。
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著有元經及中說。
老子姓李名聃,周朝人,曾作柱下吏。道德學問高尚。孔子曾向他問禮,孔子見過老子後,形容他有如「龍」,莫測高深,可見老子是位不得了的人物,才能得到孔子如此的推崇。著有道德經五千言,對人生、文明、政治、宗教等問題,都有特殊的看法。
莊子姓莊名周,楚國人,曾作漆言令,著有南華經。
老莊皆崇尚自然,講究無為而治,思想高超。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2
三字經簡說(四十五)
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經書、子書都通達文義了,然後可以讀諸史。史書是記載一國治亂興亡的事。君王的聖明或狂亂;臣子的賢能或奸佞,都是史書的內容。
讀史一定要考究世系的傳授,王位是如何傳的?都要弄明白。更要知道終結及開始的年歲,因為歷史是以君王的年歲來記載的。
研究歷史就是要了解人、事、物的變化,由這裡來知道存亡興衰的因果關係,給自己一個警惕。好的典型,要模仿效法;不好的事例,更要自我反省,免得重蹈覆轍。這是歷史所能提供我們的寶貴經驗與教訓。
譬如歷史上的忠臣孝子,至今仍為人們所景仰膜拜,可說是流芳千古。而亂臣賊子,卻遺臭萬年,永遠為後人所唾棄,難得超生。讀了歷史,有血性的人,絕不昧著良心,作出違背國家民族的醜事,使自己及家族蒙羞。所以歷史是一部寶典,就看你怎麼去讀它。
雪公太老師也常告訴我們,務必要多讀歷史才懂得人情事故,可以少碰釘子,少受罪。大家應深思之!
史書的體例有國史及通史:
國史是記載一個朝代的事情,如二十五史都是國史。
通史是記載從古到今的事情,如資治通鑑、臺灣通史等。
三字經接下來的經文就是講歷史部分。在有限的篇幅內要把歷史完整的介紹完,絕不可能,而且單講世系又太枯燥,因此學人決定把各朝代曾發生的重要事情及人物,摘要說明。小朋友一定要把朝代的更替記清楚,將來進一步研究歷史必有幫助。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3
三字經簡說(四十六)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居上世
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稱作三皇,他們是上古時代的人。
史前時代,沒有文字典籍,因此太古時代的事情也無從查考。在史書綱鑒中,把三皇的年歲、姓名記載得很詳細,算是最早的歷史了。
伏義氏姓風號太昊,建都在宛邱。他是最先畫八卦的人,還用八卦來代表事物,以代替結繩記事。他製造琴瑟。教老百姓嫁娶。也教百姓製造網子捕魚獵獸。在位一共一百一十五年。
小朋友不要一聽到伏義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就嚇了一跳,其實上古時一代的人,壽命都相當長,一點也不稀奇。
神農氏姓姜號炎帝,一建都曲阜,在位一百四十一年。他實施買賣貨物的制度,發明耕田的工具耒耜,還指導百姓認識五穀及耕種的方法。
他更口嚐百草,鑑定草類的性質及功用,作成一本簡單的醫書。有一次他嚐了一種未知名的草,當他發現是毒草時,已來不及救治。他雖犧牲了自己,卻讓後人知道這種草千萬食不得。
神農氏是位仁心仁德的醫生,他拿自己作試驗,不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可為後世醫生的典範。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趕走強悍的蚩尤,建都涿鹿,諸侯尊稱他為天子。在位一百年,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到全國各地,經過宗族的繁衍,到今天,中國人都是黃帝的子孫。
黃帝時發明了舟車、弓矢、指南針,還建造房屋。史官倉韻發明文字。臣子大撓定出天干地支,而制成曆法。伶倫制定律呂。歧伯發明治病的方法,寫成黃帝內經。隸首懂得數學,制定了度、量、衡。
黃帝還發明銅器,用銅來鑄寶鼎。正妃嫘祖則發明養蠶取絲製衣的方法,從此有了衣冠制度。
黃帝時代的眾多發明,使中國走上了文明之路。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3
三字經簡說(四十七)
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唐堯、虞舜稱作二帝,他們都謙恭的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沒有一點私心。
所謂「帝」,是指以仁道來治理國家,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君主,才夠資格稱帝。
堯姓祁名放勳,是黃帝的後裔帝佶的兒子。由於曾住在陶、唐地方,因此後人稱他為陶唐氏或稱唐堯。
帝佶崩後,堯的異母哥哥摯即位,在位九年,由於不賢,政治衰微,而堯賢明,諸侯都歸向他,摯只好順大眾的意思讓位給堯,當時堯只有二十歲,他共在位一百年。
堯的時候,已經設官且各有職責,政府組織漸漸完備。他怕百官不能盡職,每隔五年還要親自巡狩全國一次,視察各地的政治,賞功罰罪,興利除弊,因此當時社會富足安康,成為後人歌頌嚮往的太平盛世。
堯九十歲時,年事已高,想找人代理他執政,深知兒子丹朱無力膺此重任,因此想讓給輔佐他的四岳,四岳不敢承當。於是堯命大家尋訪賢能,這時很多人推舉有虞氏部落的姚舜,堯就讓他代理看看。舜理政三年,堯非常滿意,便要禪位給舜,但舜不肯接受,只好繼續代理。這樣經過二十八年之久,堯才把帝位讓給了舜。
舜姓姚名重華,目有重瞳。是黃帝第九世孫,但從第四代開始,已經衰微成為平民了,所以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
舜是孝順又友愛的人,相信許多小朋友在二十四孝故事中都看過了,這裡不再多說。
堯當時有一種嚴重的天災,就是洪水為患。四岳推薦鯀來治水,經過九年無效。舜當政後,命鯀的兒子禹治水,立禹為司空,居百官之首,使他能安心治水。他用疏導法和洪水苦鬥了十三年,終於治平了水患。
舜在位四十八年後駕崩。晚年時,因兒子商均不肖,便模仿舜,讓位給禹。
堯舜無私的禪讓,這種傳賢不傳子的公天下思想,博得後人崇高的讚譽。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3
三字經簡說(四十八)
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
夏、商、周稱作三代禹、湯、文武稱作三王。三王不是指三位君王,它的意思是:因為人民的歸向信服,而得到了天下,才稱作王。是用王道來治理百姓,因此在三王時代,都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風調雨順,五天吹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使萬物得到最適當的生長。由於當時政治安定,民心淳正,感應天地祥和之氣,才有這樣怡人的氣候。相反的,如果人心乖戾、瘋狂,也會招來各種災變,所以一切全在人心的邪正。
禹是黃帝的玄孫,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曾受封為夏伯,故後人稱他為夏禹,也以夏為國號。
禹受命治水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入。為了治水,登高山,臨大川,既要導山又要導水,胼手胝足,吃盡了苦頭,才平息水患。他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偉大的工程師,因此政府於民國三十年核定,以他的生日六月六日為工程師節來紀念他。
成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領導百姓起來革命的人。他的心地仁慈。有一次他在野外,看見獵人張開四面網,還禱祝所有禽獸都進到網中。湯覺得這樣太殘忍,因此叫他們撤去三面網,而且改祝詞為「要向左的到左邊,要向右的到右邊,不要命的才進網來。」天下的諸侯和百姓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湯的恩惠施及禽獸,何況是人呢?因此大家便心向著湯了。
湯滅了夏朝後,經過三度謙讓才登上天子位。從此小心謹慎,無時無刻不在求國計民生的改進,自己更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強不息,努力減少缺點,增加優點。
文王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母教。繼位後修明政治儲備軍事,發展農業。他還親自和農人在田裡耕種。他採用裕民政策,使得國富民強,成為商朝中最強的一國。
有一次他在興建公園靈臺時,掘出了一副人骨文王立刻命人把它安葬。諸侯都稱讚文王是位賢君,他的恩澤都能及於枯骨,何況是活人呢?因此大家對他更加心悅誠服。
當時各國仰慕他的德化,遇到糾紛就去請他公斷。有一次,虞國、芮國爭地,要去請文王論斷。當他們一走入周國,看見每個人都互相謙讓,一團和氣,二人大受感動,覺得很慚愧,悄悄回去,地也不要了。
文王死後第二年,次子武王姬發,為了弔民伐罪,積極準備征討商紂。直到紂王不聽三大賢臣的諫諍,時機己經成熟,才正式出兵,不到一個月,攻進朝歌,紂王自焚死,商朝就結束了。
禹、湯、文武都能愛民如子,一切為百姓設想,才能獲得人民的擁戴,建立新朝代。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3
三字經簡說(四十九)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夏朝把帝位傳給兒子,這是天下屬於一家的開始,共傳十七主,經四百三十九年,才變更夏朝的社稜。
禹帝登位後,也仿效先帝讓賢的辦法,推選皋陶為繼承人,但皋陶早死,便又選擇益為繼承人。禹死後,理應由益繼任,但禹的兒子啟很賢能,國人非常稱讚他,再加上禹的功績令人懷念,因此天下諸侯拜啟不拜益,擁戴啟為天子,於是啟即了帝位。而且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成為一種家天下的制度了。家天下是傳子不傳賢,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往往被滅族。
啟後來傳給太康,太康天天飲酒打獵,不理朝政,被卿士后羿趕走。子仲康繼位,但后羿獨攬大權,仲康沒有機會施展才能,經十三年憂鬱而死。
子帝相即位,是位英明有為的君主,后羿很妒嫉,就把他放逐了,自立為帝。後來寒浞又殺了后羿自立為君,並派兒子澆把帝相殺了,以除後患。
帝相的皇后這時已有身孕,逃回娘家有仍國,生下一子,取名少康。少康幼時,母親便把夏朝的典章制度和祖宗的箴誡教給他,鼓勵他立志為國除暴。少康長大後,作了有仍國的牧正,澆知道了,就派兵來攻打,少康力弱,逃到虞國,虞君很器重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且決心幫助他復國。
虞君又把綸邑地方給了少康,這裡只有十里的農田,及五百個壯丁,所謂「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但少康不灰心,一心一意要以綸邑作為復國的基地。經過二十年的生聚教訓,終於擊敗澆,重建國家,這就是有名的少康中興。
少康以後,再經過三傳,到了夏桀,寵愛妹喜,對她言聽計從。為了滿足她的慾望,造了一座瑤臺,高大而華麗,這是累積千千萬萬老百姓的血汗蓋起的一座宮殿。還造了酒池肉林,夏桀特製一艇龍舟,和妹喜坐在舟裡,在酒池中盡興遊玩。
妹喜很愛聽裂帛聲,就是用手把一疋布一條一條撕開的聲音。於是桀把宮中、民間的布全收來,撕給她聽,弄得天怒人怨。
老百姓受不了夏橫徵暴斂,作了一首希望他早死的歌。到此百姓和桀已站在敵對的立場了,心全向著仁德的成湯,因此成湯革命,一舉便把夏兵打敗,桀被囚在南巢地方,夏朝就結束了。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14
三字經簡說(五十)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商湯(姓子名履)因為夏桀暴虐,加以討伐,把桀放逐到南巢,從此建立了商朝,建都在西亳。一共傳了二十八主,有六百四十四年之久。到了紂王時,也因為荒淫無道,被周武王伐誅,商朝就結束了。
商湯任用了一位賢的宰相叫伊尹,是一位了不起的輔臣。後人常用「伊尹再世」來讚美優秀的官吏。他獻給湯許多富國民的政策,很得湯的信任,因此當湯的兒子太甲繼位時,仍然由伊尹輔佐,由於太甲不肖,結果被伊尹放逐到桐的地方。經過三年,太甲悔改了才放回來,可見伊尹不但是良相,更是良師,對商朝的貢獻很大。
傳到第十七主盤庚時,改國號為殷,所以我們有時候也稱商為殷商,這時國家又由衰轉興,由出土的古物中得知,商朝的各種彩陶器具已相當精美,可見文化已很進步。
到了紂王寵愛妲己,生活荒淫無度,而且用殘忍的酷刑炮烙來取樂。炮烙就是在銅柱上塗了油膏,下面燒火,叫犯人在上面走,一個不小心就會滑到灰炭上,罪人疼痛難耐,而妲己卻大笑不已。
有一次紂王看見一位孕婦走過,便與妲己猜測:「孕婦所懷是男?是女?」為了證實,便把孕婦抓來剖腹,孕婦當場死亡。
在寒冷的冬天,紂王與妲己穿著厚皮毛衣在高樓賞景,忽然看見一位農夫赤著腳涉水而過,他們便想:「這麼冷的天氣,穿著厚皮毛衣仍有寒意,而農夫竟能赤腳涉水,不怕冷,一定是腳與眾不同。」因此把農夫抓來,剁下腳踝研究,農夫立即斃命。
紂王如此殘虐,忠臣當然要加以勸諫了,他不但不聽,還把賢臣箕子關起來。叔父比干不忍見國家滅亡,再三勸諫,紂王便說:「聽說賢人的心是紅色的,今天我到要看看你的心是什麼顏色?」因此逆倫剖了比干的心。
紂王又怕西伯昌(周文王)太強大,便把他騙來囚在羑里的地方,又把他的兒子殺了煮成肉湯,拿給西伯昌喝。
各種泯滅人性的慘事,紂王都做盡了,百姓怨聲載道,最後武王弔民伐罪,攻進朝歌,紂王自焚死,從此改朝換代。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33
三字經簡說(五十一)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最長久
周武王姬發誅殺紂王而有天下,國號周,建都鎬京,接著封比干墓(封墓:於墓上加土,這是對死者的加恩禮),釋放箕子,把紂王搜括的錢財散發給百姓,深獲萬民的擁戴,因此子孫傳了三十七主,共八百六十七年,是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
傳說周文王有一天在渭水邊,遇見姜子牙在釣魚,他的釣鉤離水三寸,意味著:「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他是一位賢能的人,只是未遇到明主可以輔佐。
文王一遇見他便說:「太公望子久矣。」也就是說文王的祖父一直在找一位賢能的人,來輔助治國,今天終於找到了,非把他請回去不可。但姜子牙為了考驗文王的誠心,因此要求一國之君的文王為他拉車。文王剛開始很是心甘情願,但越拉越累,就對姜子牙說:「我實在拉不下去了。」子牙叫他再試試看,但他勉強走了幾步,便不肯再走了。子牙只好下車對他說:「剛剛你一共走了八百六十七步,表示周朝國祚共有這麼多年。」文王一聽趕快請子牙上車,願意再拉下去,可惜天機洩漏,已無法補救了。這段故事雖然只是傳說,但也告訴我們做事要徹底,才有好結果。
其實周朝之所以享國祚這麼久,除了開國君主文王、武王是聖人之外,他們還有三位女聖人叫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他們是婆媳三代,各個誠莊恭敬,行為處處合於道德規範。例如西伯昌(文王)之妻太姒,西伯昌用心治理國家執政,太姒則治內,把皇宮內院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西伯昌無後顧之憂,因此德政流布,教化大興。
再如文王的母親,本來就是一位貞靜淑女,一旦懷胎,更是坐立必正,一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食物割不正不食,一切舉止規規矩矩。文王在母胎中,受到了最好的胎教,因此才成為聖人,也才有周朝八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常說:「偉人的後面,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正是指周朝的三太。我們也常稱呼自己或別人的妻子為太太,正是期勉著向三太看齊。
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也說:「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可見女性的重要。因為妻子可以幫助丈夫,母親能胎教子女,而且子女初生的數年,每天都在母親身邊,親受母親的教化,性情在不知不覺中被母親轉化,因此賢母便可以教出賢子賢女,影響實在太大了。由此可知,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八成以上得力於三太,所以千萬不可忽視女性的力量。女性更要看重自己,努力做個賢女、賢妻、賢母。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0
三字經簡說(五十二)
周 轍 東 王 綱 墮 逞 干 戈 尚 遊 說
周朝第十二代君周幽王也是個暴君,因寵幸褒姒,戰弄諸侯,受申候討伐,死於驪山。太子宜臼繼位,即周平王。他把都城從原先的鎬京東遷到洛陽,這就是東周的開始。東周王室衰微,各方諸侯逞強凌弱,戰爭不停,游說之士也越來越多。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2
三字經簡說(五十三)
始春秋 終戰國 五霸強 七雄出
東周前期稱為春秋(因為和孔子修訂的「春秋」年代相當),後一段時期稱為戰國。春秋有「五霸」:
先後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秦國、燕國、韓
國、趙國、魏國。各國爭強稱雄,互不相讓。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4
三字經簡說(五十四)
嬴秦氏 始兼併 傳二世 楚漢爭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秦王嬴政在李斯謀划下,先後兼併韓國、趙國、燕國、魏國、楚國、齊國統一了天下。嬴政稱帝,為秦始皇,後傳位給秦二世。因趙高專權,天下又亂,最後由劉邦(漢王)和項羽(楚王)爭奪天下。秦朝前後僅是五十一年。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5
三字經簡說(五十五)
高祖興 漢業建 至孝平 王莽篡!
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起兵,最後建立了漢朝基業,都城建在長安。到孝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外戚王莽專權,以毒酒害死平帝衎,讓孺子嬰繼位,仿周公攝政,自號「攝皇帝」;三年後,去「攝」字稱帝,改國號為「新」,廢孺子嬰為定安公。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王莽被殺。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5
三字經簡說(五十六)
光武興 為東漢 四百年 終於獻
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是西漢王室,參加過綠林軍,在昆陽之戰中突圍求授,立有戰功。王莽死後,他打著更始帝劉玄(農民義軍立的皇帝)的旗號,擴充自己的勢力,最後取而代之,建立了東漢王朝,移都洛陽。東漢延續了四百年,最後結束於獻帝。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6
三字經簡說(五十七)
魏蜀吳 爭漢鼎 號三國 迄兩晉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爭奪漢朝天下,先後建立曹魏、蜀漢、孫吳政權,稱為「三國」。曹魏政權後被司馬懿控制,至魏帝曹奐,被迫讓位給司馬炎,為晉武帝,西晉建立。蜀、吳先後歸降晉室。後匈奴族劉政權滅了西晉,司馬睿(晉元帝)在南方建立東晉。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8
三字經簡說(五十八)
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東晉末年,劉裕以戰功掌朝廷大權,迫晉恭帝禪讓帝位,建立劉宋王朝。後蕭道成迫劉準禪讓位,建立齊朝。齊和帝蕭寶融又被迫讓位給蕭衍,建立梁朝。蕭衍晚年昏庸,內亂外患交逼,大將陳霸先又代梁稱帝建立陳朝。這四朝統稱「南朝」,都城全在金陵(今南京)。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8
三字經簡說(五十九)
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興高齊
當時與「南朝」對峙的還有「北朝」,先是解卑族拓○部建立的北魏,魏孝文帝改姓拓跋為姓元,又稱元魏;後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以後又被宇文氏取代,建立了北周政權;東魏則被高氏取代,建立了北齊政權。北周武帝後來消滅了北齊,統一了北方。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9
三字經簡說(六十)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緒
北周最後一代皇帝周靜帝年幼,皇太后的父親隋國公楊堅迫他退位,建立隋朝;八年後滅了南方的陳朝,純一了中國。二代君隋煬帝荒淫殘暴,以致天下大亂,被部將宇文及殺死。三代君隋恭帝被李淵所廢。隨政權前後三十八年,不能再傳於後世。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49
三字經簡說(六十一)
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國基
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唐朝高祖李淵,帶領仁義之師(師指的是軍隊)掃除隋朝的暴亂,創建了唐朝的國基,傳了將近三百年,直到梁朝朱溫滅唐,國祚才改立。
李淵的父親李昺世襲為西涼公,妻子獨孤氏就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妹妹,因此與隋朝王室關係密切。李昺逝,李淵承襲爵位,後因打敗起兵作亂的陽玄感,更得煬帝的信任,即使後來謠傳「桃李子,有天下。」說李姓將會,得天下,煬帝也不曾懷疑到李淵身上。因此李淵得以穩定壯大聲勢,最後奪得皇位。
隋朝末年有許多自稱為王的小國,李淵有次子李世民的佐助,終於平定了暴亂,創建唐朝三百年的鴻基,這一部分的歷史可參看隋唐演義。
李淵本來是立長子建成為太子,但李世民建功多,建成與弟元吉便聯合起來要除掉李世民,豈粹李世民手下能人甚多,建議先發制人,因此在玄武門把兄、弟二人殺了,李淵不得已只好立世民為太子。
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他雖以不法謀得王位,但即位後卻是一代賢君,安內攘外,四海昇平,稱為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
高宗繼位後,作風與乃父差不多,無奈專寵武則天,最後弄得唐朝江山被武則天所據,改唐為周,自稱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淫亂異常,醜聞四傳,但處理朝政卻能明斷果決,也懂得任用良臣狄仁傑,因此國家還算強盛。晚年聽從狄仁傑的建議,復立中宗,自此天下又歸唐朝。中宗后韋氏淫亂不堪,也仿效武則天,想當女皇帚,竟毒死中宗。由上可知唐朝女禍非常嚴重。
中宗後是睿宗,再傳給唐玄宗,玄宗初年還算留心國家政事,頗有一番中興氣象,稱為開元之治,晚年寵愛楊貴妃,進而信任胡人安祿山,導致山河色變,玄宗倉皇逃至四川。幸賴郭子儀向回紇借兵,才敉平亂事,但唐朝經此一亂,元氣大傷。
以後幾位皇帝已沒多大作為,宦官及藩鎮的問題層出不窮。而唐武宗時又毀佛像鑄錢,令僧尼歸俗,所造罪業甚重,加速唐朝的滅亡。
唐朝末年,又有黃巢之亂,所到之處,殺人盈野,國運奄奄一焉。傳至哀帝,年幼無知,寄命於朱溫,卻被他所害,唐朝遂亡,共傳了二十主,二百八十九年。
朱溫建國號為梁,此進入五代史。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0
三字經簡說(六十二)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皆有所由來。為了與前面朝代有所區別,因此另加一「後」字。
後梁太祖朱溫,本是村野無賴,因家貧無以為生,因此與二哥投靠黃巢,屢次建功,成為黃巢的左右手。後來背叛黃巢歸唐,唐朝把他視為忠臣,誰知他後來竟纂位。
朱溫淫虐不堪,與兒子友珪之妻苟合,致被友珪殺死,王位傳給三子友貞,友貞在位十一年,後唐兵攻入梁,他獻出國寶投降,自焚而死,後梁亡,二主共十七年。
後唐莊宗李存勖,性情驕矜,專寵劉夫人,為取悅她,常臉上傅粉,與伶人演戲取樂,不關心朝政,釀成將士怨叛,中亂箭而死。傳位給養子李嗣源,是為明宗,他本來就無心當皇帝,因此也不興兵打仗,人民得以喘息,穀物年年豐收。在位八年,堪稱小康。
傳位給閔帝,被潞王廢為鄂王,又將之毒死。潞王自稱帝,是帝為廢帝。有一次喝醉酒,對妹妹(也就是部下石敬塘的妻子)說「「你才回來京城,又急著回去,是不是要與石郎謀反啊?」一句醉語,迫使石敬塘向契丹借兵叛變,廢帝自焚而死,後唐亡,傳四主共十三年。
後晉高祖石敬塘是後唐唐明宗的女婿,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還稱臣、稱子,才借兵滅了後唐。到了出帝時,聽從臣子的意見,向遼稱孫不稱臣,引發遼主的怒意,舉兵攻入汴京,把出帝捉去北方,封他為負義侯,後晉亡,傳了二主,共十一年。
後漢高祖劉知遠,在晉朝任河東節度使,後因中原無主(此時中原為遼王耶律德光所據)民不聊生,大家都希望趕快驅逐遼(契丹)兵,因此共推劉知遠為天子,以安定天下。剛開始仍稱晉朝,後改為漢。他雖以正當方法得國,但無功於民。傳至隱帝,素性驕縱,國家綱紀蕩然無存,後來武將郭威被讒,只好稱兵入朝,隱帝親自帶兵防禦,敗戰逃走,被臣子郭允明所弒,後漢亡,傳了二主共四年。
後周太祖郭威初以清理君側為名,出兵入漢京,欲立後漢高祖之侄贇為帝,在入京途中將之廢為湘陰公,繼而弒之,遂篡漢而有天下。
郭威崇尚節儉,及崩,遺令養子柴榮用紙衣瓦棺下葬(也免去盜賊挖墓之患)。
柴榮繼位稱為世宗,親自帶兵征伐諸國,武功卓著。為人賞罰分明,並且深知民間疾苦,興利除弊,是五代中最英明的君主,可惜征遼時患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傳位給年僅七歲的恭帝,孤兒寡婦柔弱可欺,又無親信大臣,終於被迫禪位給趙匡胤,後周亡,傳二主共九年。
五代之外,另有十國,可說是歷史上最亂的時代,中國不統一,樂得外族乘隙而入。我們當以歷史為殷鑑,全國團結合作,才不會招來外侮。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0
三字經簡說(六十二)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皆有所由來。為了與前面朝代有所區別,因此另加一「後」字。
後梁太祖朱溫,本是村野無賴,因家貧無以為生,因此與二哥投靠黃巢,屢次建功,成為黃巢的左右手。後來背叛黃巢歸唐,唐朝把他視為忠臣,誰知他後來竟纂位。
朱溫淫虐不堪,與兒子友珪之妻苟合,致被友珪殺死,王位傳給三子友貞,友貞在位十一年,後唐兵攻入梁,他獻出國寶投降,自焚而死,後梁亡,二主共十七年。
後唐莊宗李存勖,性情驕矜,專寵劉夫人,為取悅她,常臉上傅粉,與伶人演戲取樂,不關心朝政,釀成將士怨叛,中亂箭而死。傳位給養子李嗣源,是為明宗,他本來就無心當皇帝,因此也不興兵打仗,人民得以喘息,穀物年年豐收。在位八年,堪稱小康。
傳位給閔帝,被潞王廢為鄂王,又將之毒死。潞王自稱帝,是帝為廢帝。有一次喝醉酒,對妹妹(也就是部下石敬塘的妻子)說「「你才回來京城,又急著回去,是不是要與石郎謀反啊?」一句醉語,迫使石敬塘向契丹借兵叛變,廢帝自焚而死,後唐亡,傳四主共十三年。
後晉高祖石敬塘是後唐唐明宗的女婿,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還稱臣、稱子,才借兵滅了後唐。到了出帝時,聽從臣子的意見,向遼稱孫不稱臣,引發遼主的怒意,舉兵攻入汴京,把出帝捉去北方,封他為負義侯,後晉亡,傳了二主,共十一年。
後漢高祖劉知遠,在晉朝任河東節度使,後因中原無主(此時中原為遼王耶律德光所據)民不聊生,大家都希望趕快驅逐遼(契丹)兵,因此共推劉知遠為天子,以安定天下。剛開始仍稱晉朝,後改為漢。他雖以正當方法得國,但無功於民。傳至隱帝,素性驕縱,國家綱紀蕩然無存,後來武將郭威被讒,只好稱兵入朝,隱帝親自帶兵防禦,敗戰逃走,被臣子郭允明所弒,後漢亡,傳了二主共四年。
後周太祖郭威初以清理君側為名,出兵入漢京,欲立後漢高祖之侄贇為帝,在入京途中將之廢為湘陰公,繼而弒之,遂篡漢而有天下。
郭威崇尚節儉,及崩,遺令養子柴榮用紙衣瓦棺下葬(也免去盜賊挖墓之患)。
柴榮繼位稱為世宗,親自帶兵征伐諸國,武功卓著。為人賞罰分明,並且深知民間疾苦,興利除弊,是五代中最英明的君主,可惜征遼時患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傳位給年僅七歲的恭帝,孤兒寡婦柔弱可欺,又無親信大臣,終於被迫禪位給趙匡胤,後周亡,傳二主共九年。
五代之外,另有十國,可說是歷史上最亂的時代,中國不統一,樂得外族乘隙而入。我們當以歷史為殷鑑,全國團結合作,才不會招來外侮。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0
三字經簡說(六十四)
遼與金 皆稱帝 元滅金 絕宋世
輿圖廣 超前代 九十年 國祚廢
遼國與金國都自稱帝國,金國滅了遼,元又滅金國,接著斷絕了宋朝的命脈,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土地廣大,超越前代,但只傳了八十九年,國家就亡了。
遼太祖姓耶律名阿保機,於唐德宗貞元元年稱帝,國號契丹,後又改稱遼。傳了九主,到天祚帝,因宋朝聯合金國滅遼國,但因宋弱而由金人獨力滅了遼國。天祚帝四處逃竄,被金國將軍婁室追上,活捉而去,不久將他殺死,遼亡,傳九主,共二百一十年。
金太祖姓完顏名阿骨打,他率領各部兵士攻西遼,大勝,於是稱帝。最初國號女真,又改為金。金太祖的弟弟曾率兵攻陷汴京,捉徽、欽二帝北去。金數傳到哀帝時,宋、元聯兵攻金,城破,哀帝自縊而死,金亡,傳了十世,共一百一十七年。
元太祖鐵木真幼年喪父,其父也速該本是酋長,一旦亡故,部下叛離,孤兒寡母總遭人欺。但鐵木真兄弟五人和睦相親,凡事皆群力完成,待長大,勢力漸成,收復各部,滅了乃蠻後稱帝,自稱﹁成吉思汗﹂。曾西征西域,孫子拔都更西征到歐洲、蘇俄境內。到了成宗鐵木耳,滅西遼、金與宋,建立了擁有廣大領土的蒙古帝國。
宋亡元興,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淪入外族的統治,過著被歧視的日子,加上蒙古兵凶狠如猛虎,百姓不堪其苦,日子一久,元朝氣衰了,元順帝又不理朝政,委政給鐵木兒,內外皆亂,以致群雄併起,各據一方。
北方諸將,自相爭戰,南方卻出了一位吳國公朱元璋來,他廣徵人才,招幕兵士,掃蕩群寇,所經之地,秋毫無犯,人心相帥歸向,望風投誠,漸成氣候,因此稱帝。
稱帝之後,朱元璋下詔伐元,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連戰皆捷,元順帝無法可施,只得與后妃、太子妃向北逃亡,城破,元亡。元自太祖開國,至順帝北奔,共計一百六十二年,自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原,至順帝亡國,只八十九年。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0
三字經簡說(六十五)
太祖興 國大明 號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遷燕京 十六世 至崇禎
閹禍後 寇內訌 闖逆變 神器終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年號洪武,建都在金陵(南京)。到了成祖時,把皇都遷到燕京,共傳了十六世到崇禎皇帝。明朝宦官專權為亂,明末又有許多流寇造反,其中李闖王更攻進京城,迫使崇禎帝自縊,明朝遂亡。
朱元璋年幼家貧,投皇覺寺為僧,後四處行腳,吃盡苦頭。
元末盜賊蜂起,朱元璋乃投靠郭子興麾下為親兵。不久娶郭子興義女馬氏為妻,得助更多。朱元璋陸續幕了許多英才,漸成一股勢力。郭子興病逝,元璋被推舉為主帥,於是南征北討一十八年,勦平群寇,始成一統。待徐達攻陷元都,順帝北遁,元亡,朱元璋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至此真正是明朝的天下了。
明朝初建,朱元璋卻濫殺功臣,太子標,性仁恕,見朱元璋誅殺群臣,屢勸無效,遂憂鬱而終。太祖在位三十六年崩,傳位給孫子建文帝。
建文帝本是個優柔寡斷的人物,對各地藩王常存疑忌,後聽信侍臣讒說燕王棣智慮過人,將來恐怕生變,因此建議削減諸藩,逼使燕王抗命起兵南下,建文帝兵敗出宮,奔雲南出家,燕王在燕京即位,是為成祖。
成祖起兵之前,多由宮中宦官來通風報信,以致成功。因此即位後,對宦官大肆封賞,還派宦官出使各地,偵察外情,且懷疑建文帝逃亡海外,因此派宦官鄭和下西洋七次,表面上是宣揚國威,暗地裏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因成祖信任宦官,以致子孫因閹禍而亡國。如英宗寵信太監王振,以致有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也先擄去,後因景宗即位,也先知無利可圖,雙方議和才放還。不久英宗復辟,廢景帝,自然也免不了一場屠戮。
明武宗(正德皇帝),寵信太監劉瑾,劉瑾肆行排擠,他又統領東、西廠,作為他陷害群賢的機關。還為武宗建豹房,令其日夜縱樂,無暇理朝政,劉瑾方得無所忌憚,最後竟想謀反,幸及早發現,被磔死伏法。
明世宗寵信嚴嵩,神宗寵魏忠賢,皆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明朝氣運漸衰。
明懷宗時流寇張獻忠、李自成造反,李自成自稱闖王,攻入京城,致思宗崇禎帝進退無路,吊死在煤山,明朝亡,共傳十六主,二百七十七年。
李賊自立為帝,還逼總兵吳襄寫信給守山海關的兒子吳三桂,勸他來降,三桂回信說:「父親不得為忠臣,子亦焉得為肖子」,表示不降,李賊怒殺吳襄。
三桂為報君父之仇,於是請清兵入關,與李賊交戰,李賊兵敗逃亡。清世祖卻即帝位,從此中國又再次落入外族之手,直到辛亥革命,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成為五族一家的泱泱大國。
清朝及民國的歷史,三字經上沒有,因此大略帶過。至此歷史部分全部介紹完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1
三字經簡說(六十五)
太祖興 國大明 號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遷燕京 十六世 至崇禎
閹禍後 寇內訌 闖逆變 神器終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年號洪武,建都在金陵(南京)。到了成祖時,把皇都遷到燕京,共傳了十六世到崇禎皇帝。明朝宦官專權為亂,明末又有許多流寇造反,其中李闖王更攻進京城,迫使崇禎帝自縊,明朝遂亡。
朱元璋年幼家貧,投皇覺寺為僧,後四處行腳,吃盡苦頭。
元末盜賊蜂起,朱元璋乃投靠郭子興麾下為親兵。不久娶郭子興義女馬氏為妻,得助更多。朱元璋陸續幕了許多英才,漸成一股勢力。郭子興病逝,元璋被推舉為主帥,於是南征北討一十八年,勦平群寇,始成一統。待徐達攻陷元都,順帝北遁,元亡,朱元璋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至此真正是明朝的天下了。
明朝初建,朱元璋卻濫殺功臣,太子標,性仁恕,見朱元璋誅殺群臣,屢勸無效,遂憂鬱而終。太祖在位三十六年崩,傳位給孫子建文帝。
建文帝本是個優柔寡斷的人物,對各地藩王常存疑忌,後聽信侍臣讒說燕王棣智慮過人,將來恐怕生變,因此建議削減諸藩,逼使燕王抗命起兵南下,建文帝兵敗出宮,奔雲南出家,燕王在燕京即位,是為成祖。
成祖起兵之前,多由宮中宦官來通風報信,以致成功。因此即位後,對宦官大肆封賞,還派宦官出使各地,偵察外情,且懷疑建文帝逃亡海外,因此派宦官鄭和下西洋七次,表面上是宣揚國威,暗地裏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因成祖信任宦官,以致子孫因閹禍而亡國。如英宗寵信太監王振,以致有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也先擄去,後因景宗即位,也先知無利可圖,雙方議和才放還。不久英宗復辟,廢景帝,自然也免不了一場屠戮。
明武宗(正德皇帝),寵信太監劉瑾,劉瑾肆行排擠,他又統領東、西廠,作為他陷害群賢的機關。還為武宗建豹房,令其日夜縱樂,無暇理朝政,劉瑾方得無所忌憚,最後竟想謀反,幸及早發現,被磔死伏法。
明世宗寵信嚴嵩,神宗寵魏忠賢,皆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明朝氣運漸衰。
明懷宗時流寇張獻忠、李自成造反,李自成自稱闖王,攻入京城,致思宗崇禎帝進退無路,吊死在煤山,明朝亡,共傳十六主,二百七十七年。
李賊自立為帝,還逼總兵吳襄寫信給守山海關的兒子吳三桂,勸他來降,三桂回信說:「父親不得為忠臣,子亦焉得為肖子」,表示不降,李賊怒殺吳襄。
三桂為報君父之仇,於是請清兵入關,與李賊交戰,李賊兵敗逃亡。清世祖卻即帝位,從此中國又再次落入外族之手,直到辛亥革命,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成為五族一家的泱泱大國。
清朝及民國的歷史,三字經上沒有,因此大略帶過。至此歷史部分全部介紹完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1
三字經簡說(六十七)
口而誦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這段是說求學之人,讀書用功的方法。凡是讀經、史、子、集各類書,一定要口誦、心惟,也就是要諷誦吟詠,心裡思惟。如果只是口誦而心不惟,則扞格而意思入不到心底去。如果只是心惟而口不誦,則神昏而志不專,早上或許會想著這個道理,到了晚上就不然了,因此所學的有時會忘了。所以讀書人,口裡雖是誦讀書中的文句,但心裡一定要思惟其中的道理,而且必須從早晚用心,這樣日日精進用功,必能熟記不忘,成為自己的學問。
古人說讀書有三到:口到、手到、心到。口到就是嘴裏要念出聲,口念耳聽可以幫助記憶。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到的話落下印象後,就不容易忘記。再者,中國的詩文都很注重聲調的變化,所以念出聲,可以幫助自己去感受。
古人讀書很講究「諷誦涵泳」的功夫,「以聲求氣」,聲誦則氣養,讀書人能否成為氣節之士,就看他涵泳功夫做得徹不徹底了。
手到是要常寫、常批、常抄。手寫雖比口念要慢,但在寫時卻加深了不少印象,所以小學生初識字,常常要寫一行半的家庭作業是有道理的。
心到,不論讀書、寫字都要用心,心不到,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白費功夫,所以讀書時心一定要專注,而且還要時時用心思維,日夜不放下這顆心,如此用功,學問沒有不成就的。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2
三字經簡說(六十八)
昔仲尼 師項橐 古聖賢 尚勤學
下面將介紹古人求學的時例,不同身分不同環境的人,通通都要求學,用以勉勵大家向他們看齊,把握機會學習。
仲尼指的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昔」是古代的意思。以前孔子也曾向七歲的項橐學習。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項橐和小朋友在路上玩泥巴築土城,這時孔子和他的學生正好坐著馬車經過,小朋友一看馬車來都避開了,只有項橐安坐在土城中不動。
孔子便下車來問他為什何不避開車子?他說:「我只聽車子避開城而走,從來沒聽說為了讓車子過而拆掉城的。」孔子覺得他說的有理,就叫學生繞道而行了。
孔子又對項橐說:「你年紀雖小懂得倒不少。」
項橐便說:「小魚崩下來三天就能在江海裏面游;兔子生下三天就能跳三畝地那麼遠。而我已經七歲,當然懂得很多囉!」
孔子就問他:「既然你懂很多,那麼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樹沒有枝葉?什麼火沒有煙?什麼牛不生小牛?什麼馬不生小馬?」
項橐很輕鬆的回答說:「土山沒有石頭,枯樹沒有枝葉,螢火沒有煙,泥牛不生小牛,木馬不生小馬。」
孔子聽了,稱讚他很聰明。
項橐卻反問孔子說:「換我來問問您,您知道白鵝和鴨子為什麼能浮游在水面上?松柏為什麼會長青嗎?」
孔子回答說:「白鵝和鴨子的腳大又有蹼,所以很會游,松柏的樹心很結實,所以長青。」
項橐歪著說:「不對呀!烏龜很會游泳,牠的腳雖然有蹼卻不大,竹子也是長青,但竹心卻是空的呀!」
孔子一時也答不出來,對著在旁的學生說:「這個孩子真不簡單,常識這麼豐富,我還得向他學才對。」
孔子乃生而知之的聖人,但他仍為處處求學不以為足。有一據話說:「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一定的老師,他學習任何人的優點,向不同的人領教,所以學問自然與我們大不相同。
孔子也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中必有一位可以作為我的老師,值得我向他學習的。孔子這種時時學的精神,我們應該加以效法,尤其在這知識爆炸時代,更需如此。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2
三字經簡說(六十九)
趙中令 讀魯論 彼既仕 學且勤
這一段經文是說一個人即使已經當了大官,功成名就了,仍然要勤學不懈,「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也就是要做到今人所說的「在職進修」,進一步追求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的學問。不是為了晉陞,而是為了工作能夠順利的推展,對老百姓更有利益。下面就舉趙普的故事來說明:
趙中令是指宋朝的趙普,他做到了掌理皇帝文書的中書令這個大官,白天處理國政,晚上仍然不忘讀論語。
古人讀書,有些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考中進士,求得一官半職,而趙普已經做了那麼大的官了,為什麼還要讀論語呢?
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因為有國家大事,要和趙普商量,因此駕臨趙普家中。看見趙普正在讀論語,太祖很訝異的說:「論語小時候就讀過了,為什麼現在還讀它呢?」
趙普回答說:「論語中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以前我以半部論語助您平天下,現在以另外半部論語助您安天下。」
由此可知論語是一本最為簡要精粹,不可多讀的好書,一個平民百姓讀了可以修養身心,成為正人君子;官吏讀了可以仁政治國,成為忠臣良相。
這個故事主要是告訴我們,一個大官尚且如此虛心好學,何況我們普通人,怎能不更加
勤學呢?
作者:
twintwin
時間:
2009-8-31 17:52
三字經簡說(七十)
披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這一段經文是說古代人得書不易,雖無書,卻不因此而不學,反而想盡各種辦法取得書來讀。反觀今人,在印刷術發達的今日,書本唾手可得,卻不知愛惜,也不用心去讀,與古人相比,真是太慚愧了。
西漢的路溫舒閱讀蒲草編成的書。公孫弘則把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簡上。他們二人因為家裡貧窮買不起書,欲知道勤勉好學,真值得我們敬佩。
西漢時代,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寫字者要用絹帛,所以書很貴,只有官宦世家和有錢人家的子弟才有書買。平常的百姓很少人有書。
當時有一個人名叫路溫舒,家裡很窮,因此替人放羊。但是他很想讀書。有一天他看見野地裡到處長著蒲草,靈機一動,於是把蒲葉作成本子,向別人借書來抄,這樣他就有書讀了。路溫舒這樣苦讀,後來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而另一位公孫弘,他五十歲時,還在寒竹林為人放豬。他一面放豬,一面把竹林中的竹子削成竹片,再向人借來春秋經,刻在竹簡上閱讀,後來也成為一名學者。
路溫舒和公孫弘二人,後來名顯當時,貴為卿相。他們本來都無錢買書,卻如此勤苦自勉,而世間豐衣足食,容易得書者,卻不肯發憤用功,豈不是自己誤了自己。
看了以上兩個故事,小朋友除了要效法他們用功讀書之外,也要愛惜書本,因為書上有聖人寫的文字,我們不可隨便的糟蹋,一個愛惜書本的孩子,也一定是個用功的孩子,你們說是嗎?
歡迎光臨 HFL (http://hksun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