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學家王禹仙, 自小便有非凡的才華, 生性聰明, 九歲能文. 由於家貧, 父母靠磨麵為生, 沒錢供他讀書, 所以遲遲都得不到功名. 郡太守畢士安聽說郡內有小神童, 便屈駕來訪. 他看到王禹仙艱苦地幫父親推磨, 便以磨為題, 叫王禹仙作一副對聯, 王禹仙不假思索便道:
但取心裡正, 無愁眼下遲.
畢士安聽了暗暗佩服, 小小年紀, 便氣度不凡, 如能深造, 必成大器. 於是便破例將他編入貴家子弟中一起讀書. 在那些紈褲弟子眼中, 王禹仙衣衫襤褸, 蓬頭垢面, 同學都投以白眼. 時常嘲笑他窮小子俗不可耐. 王禹仙對他們不屑一顧, 只專心致志, 讀書求學問. 一天, 太守畢士安請客, 高朋滿座, 誰也不把王禹仙放在眼內, 只太守一人看重他. 酒至半酣, 畢士安借題發揮, 搖頭晃腦地出了一條上聯:
鸚鵡能言難似鳳,
話音方落, 賓客中立時傳出叫好聲音, 鸚鵡學舌, 怎麼能與鳳凰相比. 座上賓客無不立時以鳳凰自居, 自命不凡. 誰也不知太守心中的鸚鵡同鳳凰所指的是誰. 附和盡管附和, 對句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眾人苦思良久, 都沒能對得出. 一時間席上鴉雀無聲, 好不掃興. 畢士安將上聯寫了下來, 掛在屏風上, 並不時催促大家對句.
蜘蛛雖巧不如蠶.
突然有人對出下句, 大家定睛一看, 正是王禹仙. 畢士安讚嘆道:真是奇才啊! 並送他錦衣繡服, 並稱他為小友. 並道:鸚鵡能言且難似鳳, 今日各位都不能言, 就更難比吾小友了. 此後, 眾人都對王禹仙刮目相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