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社聯倡千萬元計劃
【明報專訊】互聯網年代下,社福界亦醞釀變革,由傳統到街邊、球場做外展青年工作,發展至「網上外展」,利用時下青年人使用的網絡潮語,通過搜尋軟件在網絡上「執仔」,成功接觸及取得信任後再提供見面的支援輔導服務,稱為「天上接觸、地上工作」。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已聯同多名立法會議員向社署提交建議書,希望可盡快落實這套新計劃。
足不出戶濫藥援交青年難接觸
社聯、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及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較早前向社署提交建議書,希望可以實施全港性網上外展試驗計劃。社聯(兒童及青少年)總主任陳鑑銘表示,社福界在去年開始討論有關問題,基本概念是「天上接觸、地上工作」,將網絡與實質輔導工作結合。社署初步反應正面。
張國柱指出,近年網絡發展迅速,引發不同社會問題,例如網上自殺群組、援交、網上欺凌等,但最大問題是,時下青年只要在家中透過電腦,便可「足不出戶」安排濫藥、援交等,社工要接觸他們非常困難。他說﹕「有問題的青年人根本不會去青年中心,去的多是好孩子。」
社工需否表露身分爭議大
何謂「天上接觸、地上工作」?陳鑑銘表示,在討論區內不時會有關於濫藥、援交的留言,他們打算用網絡搜尋器,以青年所用潮語(例如索K或爆冰等)進行搜尋,尋找他們在哪個討論區出現。之後會由曾有相關生活經驗的「過來人」或義工,以網友身分接觸目標青年。
當獲得對方信任後,若對方需要輔導支援,便會以婉轉手法問他們是否需要轉介至社工,或引導他去相關的服務機構。到這階段,服務會「回歸地上」,由專業社工提供服務。
陳鑑銘特別指出,社福界中最大爭論是,在整個「執仔」過程中,社工是否要表露身分,最終共識是社工要保持專業及獲得受助人信任,故在接觸受助人時應該清楚表明身分,但「過來人」或義工則可以網友身分運作。
針對黃賭毒自殺欺凌 社署態度開放
按社聯構思,有關計劃是全港性,會分為色情、網上欺凌、上網沉溺、自殺及吸毒賭博五個小隊,各自尋找目標青年,中央小組則可提供服務轉介及心理輔導。張國柱補充說,網絡沒有區域界限,受助人可能來自不同地區,故需要各區不同機構配合及轉介服務,預料計劃耗資逾千萬元。
社署發言人表示,外國經驗普遍顯示有關輔導方式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成效有待驗證。但對於有建議由社工進行網上輔導,社署是持開放態度,並歡迎有非政府機構嘗試參與,摸索網上輔導用於不同社會問題。社署與其他政府部門一直以來會以多管齊下方式,針對青少年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