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簡說(五十一)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最長久



    周武王姬發誅殺紂王而有天下,國號周,建都鎬京,接著封比干墓(封墓:於墓上加土,這是對死者的加恩禮),釋放箕子,把紂王搜括的錢財散發給百姓,深獲萬民的擁戴,因此子孫傳了三十七主,共八百六十七年,是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
    傳說周文王有一天在渭水邊,遇見姜子牙在釣魚,他的釣鉤離水三寸,意味著:「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他是一位賢能的人,只是未遇到明主可以輔佐。
    文王一遇見他便說:「太公望子久矣。」也就是說文王的祖父一直在找一位賢能的人,來輔助治國,今天終於找到了,非把他請回去不可。但姜子牙為了考驗文王的誠心,因此要求一國之君的文王為他拉車。文王剛開始很是心甘情願,但越拉越累,就對姜子牙說:「我實在拉不下去了。」子牙叫他再試試看,但他勉強走了幾步,便不肯再走了。子牙只好下車對他說:「剛剛你一共走了八百六十七步,表示周朝國祚共有這麼多年。」文王一聽趕快請子牙上車,願意再拉下去,可惜天機洩漏,已無法補救了。這段故事雖然只是傳說,但也告訴我們做事要徹底,才有好結果。
    其實周朝之所以享國祚這麼久,除了開國君主文王、武王是聖人之外,他們還有三位女聖人叫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他們是婆媳三代,各個誠莊恭敬,行為處處合於道德規範。例如西伯昌(文王)之妻太姒,西伯昌用心治理國家執政,太姒則治內,把皇宮內院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西伯昌無後顧之憂,因此德政流布,教化大興。
    再如文王的母親,本來就是一位貞靜淑女,一旦懷胎,更是坐立必正,一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食物割不正不食,一切舉止規規矩矩。文王在母胎中,受到了最好的胎教,因此才成為聖人,也才有周朝八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常說:「偉人的後面,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正是指周朝的三太。我們也常稱呼自己或別人的妻子為太太,正是期勉著向三太看齊。
    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也說:「教女為齊家治國之本。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可見女性的重要。因為妻子可以幫助丈夫,母親能胎教子女,而且子女初生的數年,每天都在母親身邊,親受母親的教化,性情在不知不覺中被母親轉化,因此賢母便可以教出賢子賢女,影響實在太大了。由此可知,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八成以上得力於三太,所以千萬不可忽視女性的力量。女性更要看重自己,努力做個賢女、賢妻、賢母。

TOP

三字經簡說(五十)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商湯(姓子名履)因為夏桀暴虐,加以討伐,把桀放逐到南巢,從此建立了商朝,建都在西亳。一共傳了二十八主,有六百四十四年之久。到了紂王時,也因為荒淫無道,被周武王伐誅,商朝就結束了。
    商湯任用了一位賢的宰相叫伊尹,是一位了不起的輔臣。後人常用「伊尹再世」來讚美優秀的官吏。他獻給湯許多富國民的政策,很得湯的信任,因此當湯的兒子太甲繼位時,仍然由伊尹輔佐,由於太甲不肖,結果被伊尹放逐到桐的地方。經過三年,太甲悔改了才放回來,可見伊尹不但是良相,更是良師,對商朝的貢獻很大。
    傳到第十七主盤庚時,改國號為殷,所以我們有時候也稱商為殷商,這時國家又由衰轉興,由出土的古物中得知,商朝的各種彩陶器具已相當精美,可見文化已很進步。
    到了紂王寵愛妲己,生活荒淫無度,而且用殘忍的酷刑炮烙來取樂。炮烙就是在銅柱上塗了油膏,下面燒火,叫犯人在上面走,一個不小心就會滑到灰炭上,罪人疼痛難耐,而妲己卻大笑不已。
    有一次紂王看見一位孕婦走過,便與妲己猜測:「孕婦所懷是男?是女?」為了證實,便把孕婦抓來剖腹,孕婦當場死亡。
    在寒冷的冬天,紂王與妲己穿著厚皮毛衣在高樓賞景,忽然看見一位農夫赤著腳涉水而過,他們便想:「這麼冷的天氣,穿著厚皮毛衣仍有寒意,而農夫竟能赤腳涉水,不怕冷,一定是腳與眾不同。」因此把農夫抓來,剁下腳踝研究,農夫立即斃命。
    紂王如此殘虐,忠臣當然要加以勸諫了,他不但不聽,還把賢臣箕子關起來。叔父比干不忍見國家滅亡,再三勸諫,紂王便說:「聽說賢人的心是紅色的,今天我到要看看你的心是什麼顏色?」因此逆倫剖了比干的心。
    紂王又怕西伯昌(周文王)太強大,便把他騙來囚在羑里的地方,又把他的兒子殺了煮成肉湯,拿給西伯昌喝。
    各種泯滅人性的慘事,紂王都做盡了,百姓怨聲載道,最後武王弔民伐罪,攻進朝歌,紂王自焚死,從此改朝換代。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九)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夏朝把帝位傳給兒子,這是天下屬於一家的開始,共傳十七主,經四百三十九年,才變更夏朝的社稜。
    禹帝登位後,也仿效先帝讓賢的辦法,推選皋陶為繼承人,但皋陶早死,便又選擇益為繼承人。禹死後,理應由益繼任,但禹的兒子啟很賢能,國人非常稱讚他,再加上禹的功績令人懷念,因此天下諸侯拜啟不拜益,擁戴啟為天子,於是啟即了帝位。而且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成為一種家天下的制度了。家天下是傳子不傳賢,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往往被滅族。
    啟後來傳給太康,太康天天飲酒打獵,不理朝政,被卿士后羿趕走。子仲康繼位,但后羿獨攬大權,仲康沒有機會施展才能,經十三年憂鬱而死。
    子帝相即位,是位英明有為的君主,后羿很妒嫉,就把他放逐了,自立為帝。後來寒浞又殺了后羿自立為君,並派兒子澆把帝相殺了,以除後患。
    帝相的皇后這時已有身孕,逃回娘家有仍國,生下一子,取名少康。少康幼時,母親便把夏朝的典章制度和祖宗的箴誡教給他,鼓勵他立志為國除暴。少康長大後,作了有仍國的牧正,澆知道了,就派兵來攻打,少康力弱,逃到虞國,虞君很器重他,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且決心幫助他復國。
    虞君又把綸邑地方給了少康,這裡只有十里的農田,及五百個壯丁,所謂「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但少康不灰心,一心一意要以綸邑作為復國的基地。經過二十年的生聚教訓,終於擊敗澆,重建國家,這就是有名的少康中興。
    少康以後,再經過三傳,到了夏桀,寵愛妹喜,對她言聽計從。為了滿足她的慾望,造了一座瑤臺,高大而華麗,這是累積千千萬萬老百姓的血汗蓋起的一座宮殿。還造了酒池肉林,夏桀特製一艇龍舟,和妹喜坐在舟裡,在酒池中盡興遊玩。
    妹喜很愛聽裂帛聲,就是用手把一疋布一條一條撕開的聲音。於是桀把宮中、民間的布全收來,撕給她聽,弄得天怒人怨。
    老百姓受不了夏橫徵暴斂,作了一首希望他早死的歌。到此百姓和桀已站在敵對的立場了,心全向著仁德的成湯,因此成湯革命,一舉便把夏兵打敗,桀被囚在南巢地方,夏朝就結束了。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八)
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



    夏、商、周稱作三代禹、湯、文武稱作三王。三王不是指三位君王,它的意思是:因為人民的歸向信服,而得到了天下,才稱作王。是用王道來治理百姓,因此在三王時代,都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風調雨順,五天吹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使萬物得到最適當的生長。由於當時政治安定,民心淳正,感應天地祥和之氣,才有這樣怡人的氣候。相反的,如果人心乖戾、瘋狂,也會招來各種災變,所以一切全在人心的邪正。
    禹是黃帝的玄孫,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曾受封為夏伯,故後人稱他為夏禹,也以夏為國號。
    禹受命治水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入。為了治水,登高山,臨大川,既要導山又要導水,胼手胝足,吃盡了苦頭,才平息水患。他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偉大的工程師,因此政府於民國三十年核定,以他的生日六月六日為工程師節來紀念他。
    成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領導百姓起來革命的人。他的心地仁慈。有一次他在野外,看見獵人張開四面網,還禱祝所有禽獸都進到網中。湯覺得這樣太殘忍,因此叫他們撤去三面網,而且改祝詞為「要向左的到左邊,要向右的到右邊,不要命的才進網來。」天下的諸侯和百姓知道了這件事,都說湯的恩惠施及禽獸,何況是人呢?因此大家便心向著湯了。
    湯滅了夏朝後,經過三度謙讓才登上天子位。從此小心謹慎,無時無刻不在求國計民生的改進,自己更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強不息,努力減少缺點,增加優點。
    文王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母教。繼位後修明政治儲備軍事,發展農業。他還親自和農人在田裡耕種。他採用裕民政策,使得國富民強,成為商朝中最強的一國。
    有一次他在興建公園靈臺時,掘出了一副人骨文王立刻命人把它安葬。諸侯都稱讚文王是位賢君,他的恩澤都能及於枯骨,何況是活人呢?因此大家對他更加心悅誠服。
    當時各國仰慕他的德化,遇到糾紛就去請他公斷。有一次,虞國、芮國爭地,要去請文王論斷。當他們一走入周國,看見每個人都互相謙讓,一團和氣,二人大受感動,覺得很慚愧,悄悄回去,地也不要了。
    文王死後第二年,次子武王姬發,為了弔民伐罪,積極準備征討商紂。直到紂王不聽三大賢臣的諫諍,時機己經成熟,才正式出兵,不到一個月,攻進朝歌,紂王自焚死,商朝就結束了。
    禹、湯、文武都能愛民如子,一切為百姓設想,才能獲得人民的擁戴,建立新朝代。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七)
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唐堯、虞舜稱作二帝,他們都謙恭的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沒有一點私心。
    所謂「帝」,是指以仁道來治理國家,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君主,才夠資格稱帝。
    堯姓祁名放勳,是黃帝的後裔帝佶的兒子。由於曾住在陶、唐地方,因此後人稱他為陶唐氏或稱唐堯。
    帝佶崩後,堯的異母哥哥摯即位,在位九年,由於不賢,政治衰微,而堯賢明,諸侯都歸向他,摯只好順大眾的意思讓位給堯,當時堯只有二十歲,他共在位一百年。
    堯的時候,已經設官且各有職責,政府組織漸漸完備。他怕百官不能盡職,每隔五年還要親自巡狩全國一次,視察各地的政治,賞功罰罪,興利除弊,因此當時社會富足安康,成為後人歌頌嚮往的太平盛世。
    堯九十歲時,年事已高,想找人代理他執政,深知兒子丹朱無力膺此重任,因此想讓給輔佐他的四岳,四岳不敢承當。於是堯命大家尋訪賢能,這時很多人推舉有虞氏部落的姚舜,堯就讓他代理看看。舜理政三年,堯非常滿意,便要禪位給舜,但舜不肯接受,只好繼續代理。這樣經過二十八年之久,堯才把帝位讓給了舜。
    舜姓姚名重華,目有重瞳。是黃帝第九世孫,但從第四代開始,已經衰微成為平民了,所以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
    舜是孝順又友愛的人,相信許多小朋友在二十四孝故事中都看過了,這裡不再多說。
    堯當時有一種嚴重的天災,就是洪水為患。四岳推薦鯀來治水,經過九年無效。舜當政後,命鯀的兒子禹治水,立禹為司空,居百官之首,使他能安心治水。他用疏導法和洪水苦鬥了十三年,終於治平了水患。
    舜在位四十八年後駕崩。晚年時,因兒子商均不肖,便模仿舜,讓位給禹。
    堯舜無私的禪讓,這種傳賢不傳子的公天下思想,博得後人崇高的讚譽。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六)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居上世



    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稱作三皇,他們是上古時代的人。
    史前時代,沒有文字典籍,因此太古時代的事情也無從查考。在史書綱鑒中,把三皇的年歲、姓名記載得很詳細,算是最早的歷史了。
    伏義氏姓風號太昊,建都在宛邱。他是最先畫八卦的人,還用八卦來代表事物,以代替結繩記事。他製造琴瑟。教老百姓嫁娶。也教百姓製造網子捕魚獵獸。在位一共一百一十五年。
    小朋友不要一聽到伏義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就嚇了一跳,其實上古時一代的人,壽命都相當長,一點也不稀奇。
    神農氏姓姜號炎帝,一建都曲阜,在位一百四十一年。他實施買賣貨物的制度,發明耕田的工具耒耜,還指導百姓認識五穀及耕種的方法。
    他更口嚐百草,鑑定草類的性質及功用,作成一本簡單的醫書。有一次他嚐了一種未知名的草,當他發現是毒草時,已來不及救治。他雖犧牲了自己,卻讓後人知道這種草千萬食不得。
    神農氏是位仁心仁德的醫生,他拿自己作試驗,不拿別人的生命開玩笑,可為後世醫生的典範。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趕走強悍的蚩尤,建都涿鹿,諸侯尊稱他為天子。在位一百年,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到全國各地,經過宗族的繁衍,到今天,中國人都是黃帝的子孫。
    黃帝時發明了舟車、弓矢、指南針,還建造房屋。史官倉韻發明文字。臣子大撓定出天干地支,而制成曆法。伶倫制定律呂。歧伯發明治病的方法,寫成黃帝內經。隸首懂得數學,制定了度、量、衡。
    黃帝還發明銅器,用銅來鑄寶鼎。正妃嫘祖則發明養蠶取絲製衣的方法,從此有了衣冠制度。
    黃帝時代的眾多發明,使中國走上了文明之路。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五)
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經書、子書都通達文義了,然後可以讀諸史。史書是記載一國治亂興亡的事。君王的聖明或狂亂;臣子的賢能或奸佞,都是史書的內容。
    讀史一定要考究世系的傳授,王位是如何傳的?都要弄明白。更要知道終結及開始的年歲,因為歷史是以君王的年歲來記載的。
    研究歷史就是要了解人、事、物的變化,由這裡來知道存亡興衰的因果關係,給自己一個警惕。好的典型,要模仿效法;不好的事例,更要自我反省,免得重蹈覆轍。這是歷史所能提供我們的寶貴經驗與教訓。
    譬如歷史上的忠臣孝子,至今仍為人們所景仰膜拜,可說是流芳千古。而亂臣賊子,卻遺臭萬年,永遠為後人所唾棄,難得超生。讀了歷史,有血性的人,絕不昧著良心,作出違背國家民族的醜事,使自己及家族蒙羞。所以歷史是一部寶典,就看你怎麼去讀它。
    雪公太老師也常告訴我們,務必要多讀歷史才懂得人情事故,可以少碰釘子,少受罪。大家應深思之!
    史書的體例有國史及通史:
    國史是記載一個朝代的事情,如二十五史都是國史。
    通史是記載從古到今的事情,如資治通鑑、臺灣通史等。
    三字經接下來的經文就是講歷史部分。在有限的篇幅內要把歷史完整的介紹完,絕不可能,而且單講世系又太枯燥,因此學人決定把各朝代曾發生的重要事情及人物,摘要說明。小朋友一定要把朝代的更替記清楚,將來進一步研究歷史必有幫助。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四)
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事
       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四書五經的義理明白了以後,才可以閱讀子書。「子」是我們對有德行有學問的人的一種尊稱。這些人研究學問的方向及內容不盡相同,都各自有一套思想體系,他們把自己對事理的看法、想法寫成書,所以子書太多了,內容也各有可取之處,但並非全然正確,或適合於現代,因此我們要根據自己打下的經學基礎,以孔子思想為準則,向外涉獵子書,所以不必把所有的子書全看了,只要選擇對我們的德行、學問有幫助的重要言論,加以玩味就可以。
    子書中所記載的事務對於世人有利益的,也可以摘錄下來,並且加以實行。這樣自己所學的就能歸於純正,不致流於邪僻,成了邪知邪見。
    諸子百家有那些值得研究呢?有五子,就是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及莊子。下面略為介紹:
  荀子姓荀名卿,楚國人,與孟子是同時代的人。他也學習孔子,但主張「人性本惡」,認為要使人改惡向善必須藉助教育的力量。所以推崇禮教,以禮來節制人的惡性。並且勸勉學生勤學,以求青出於藍。他作有荀子上下二篇。
    揚子姓揚名雄,漢朝人,他模仿易經寫了太玄經。也仿論語格式著了一本談論王道,尊崇聖人的法言。
    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著有元經及中說。
    老子姓李名聃,周朝人,曾作柱下吏。道德學問高尚。孔子曾向他問禮,孔子見過老子後,形容他有如「龍」,莫測高深,可見老子是位不得了的人物,才能得到孔子如此的推崇。著有道德經五千言,對人生、文明、政治、宗教等問題,都有特殊的看法。
    莊子姓莊名周,楚國人,曾作漆言令,著有南華經。
    老莊皆崇尚自然,講究無為而治,思想高超。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三)
三傳者 有左氏 有穀梁 有公羊



    解釋經義的書叫傳。這裡有三本解釋春 秋經的書叫三傳。有 公羊傳、左傳、穀梁傳。
    孔子作春秋,用以寄寓褒貶。研考自隱公開始,經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至哀公,共十二公時代,二百四十二年的事,以文王、武王聖道作為準繩規範,以成王道的大法。
    裡面的內容文字簡約,不囉嗦,可是意旨卻隱微深奧,不容易明白,若不藉著三傳就沒辦法了解透徹,所以把三傳一并保存下來,列在十三經內。現在我們要考查當時敢事情,可以參考三傳。
    解釋春秋經的書很多,但以三傳最好,下面略為簡介作者:
    公羊傳作者是公羊高,魯國人,生於周朝末年。
    左傳作者是魯國的太史官左丘明,他是個賢能的人。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喜歡說些好聽的話,一見人就笑,對人太過於恭敬,左丘明覺得這種人很可恥,孔子也一樣。心中抱怨某個人,可是卻不表現出來,而且表面上還跟他作朋友,這麼虛偽的人,左丘明覺得可恥,孔子也是一樣。」由此可知,孔子很欣賞左丘明的為人。
    左丘明懂得春秋的義理,因此作傳注春秋經。他用編年記事的體裁,按年分把每件事情詳細的記載下來。因此凡是天子諸侯的事,用兵、革新、禮樂的一些文獻,國家興衰存亡的原因,臣子賢奸善惡的分別等,如果不是有左傳的註解,就無法徹底明白。
左傳以舖陳史實為主,而公羊傳、穀梁傳則以解釋經文為主。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二)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孟子說:「王跡息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周朝傳到幽王時,貪淫無道,暴虐慘苛,寵愛褒姒。由於褒姒終日不笑,幽王想逗她笑,竟然戲點烽火。列國諸侯,以為有外敵入侵,紛紛帶兵來救援。到了京城,才發現平安無事,各國將領相顧失色。褒姒看了,忍不住大笑起來。
    後來犬戎殺進朝內,幽王再點烽火,各國諸侯以為又是幽王在開玩笑,沒有一個肯出兵。幽王張皇失措逃出,死在亂軍之中。
    眾臣擁立平王,向東遷都到洛陽。這時君弱臣強,五霸、七雄各據二方。雖然周朝有天子的各分,卻無實權。政教不興,號令行不出去。樂師也不呈送詩了,因而「風」亡。諸侯不來朝見天子,「大雅」就亡了。天子也不宴饗諸侯,因而「小雅」亡。天子祭祀,諸侯不來助祭,「頌」也亡了。四詩既亡,王者的功業事蹟就不得彰顯。
    孔子生於西周春秋末期,見王政不興,非常傷感,也痛心諸侯的專恣,於是自衛國返回魯國,作春秋經,用以幫助王者的教化。
   「春秋」原本是魯國史記的舊名,春夏秋冬都有,而今以春 秋為名,是取「春生秋殺」之義,代表王者的權力。
    當時孔子是六十九歲,將魯史上自隱公元年起,下至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內的事,凡是君臣的賢愚,會盟征伐的事,都按年月記錄下來。
    當時的士大夫,凡是得到春秋一字褒揚的,則所獲的榮耀勝過天子所賜的官位。若是得到春秋一字的貶抑,所受的侮辱也超過了天子給他的刑罰。
    由於孔子作春 秋,賞罰非常明顯,善惡分明,使得亂臣賊子沒有辦法逃脫罪過於天地之間,使得惡人收斂了許多。因此春秋對於當時紊亂的時局,具有安定的大作用。
    魯哀公十四年時在西郊狩獵,捕獲麒麟,沒有一個人認識,還以為是不吉祥的怪物因此把牠的左趾打傷,丟棄在野地。後來孔子看見了,很感嘆的說:「這是麒麟啊!由於出現的時機不對,沒有遇到明君,才會被擄。看來周朝是無法再興盛了,才會出現祥物,卻無法感應。」
    孔子非常傷心,就絕筆不再寫下去了,因此春秋又稱作「麟經」。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一)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詩經按照體例可以分為國風、大雅 、小雅 、頌四類,稱作四詩,應該常常諷誦吟詠,深入體會它所蘊含的意趣。
    國風:國是諸侯所封的國。風是各地的民俗歌謠,各國諸侯把它採集起來,上貢給天子,天子把它列入樂官來管。由這些歌謠便可以知道各地風俗的好壞,及政治辦得好不,因為歌詞可以反應民心。
    雅:雅者,正也,是正式場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諸侯朝觀天子時所唱的詩。小雅是天子款待賓客的詩。大雅是早朝時奏的樂,使天子自然的接受臣子的諫戒。因此樂有時奏得欣欣和樂,使得臣子敢盡情的抒發己懷;有時奏得恭敬端莊,以表顯先王的德行。二者言辭氣勢不同,節拍也不同,這是周公制禮作樂時所制定的。
    頌:宗廟祭祀時的樂歌。用以讚美形容祖先的盛德,並把自己的功績告於神廟。
    作詩總不出三種體裁:
    賦:把情感按部就班的陳述出來。
    比:拿一件事物來跟另一件事物比較。
    興:先說其他的事物,再引發自己真正要說的事情。
   「詩言志」,詩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志向,使人的心情歸於正。詩中所說的好事,可以使人生起善心。所說的惡事,也可以懲戒人心,使人改過修善,不再放逸。
    孔子刪詩經後,把它傳給子夏,子夏作了一篇序文,再三傳給漢朝魯人毛亨,他又傳給趙人毛萇,因此詩經又稱作毛詩或葩經。
    詩經把事父、事君的一道理都說得很詳細,而且一還可讓我們認識各種鳥獸草木的名稱。孔子也曾對他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沒有辦法把話說得恰當。因為普通人說話總是顛三倒四,不能言簡意賅,有條有理,更不能感動他人。學了詩,說出來的話就大不相同了。因此求學的人,一定要學詩,常常吟詠,浸潤在其中,久而久之,自能變化氣質。

TOP

三字經簡說(四十)
大小戴 註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戴德和戴聖註解體記,述說聖人的言論,把禮樂的原則說得很完備。
    大戴是漢朝人,叫戴德,小戴叫戴聖,是戴德的侄子,為了區別二者,因此用大小來分。
    我們說「經」都是聖人作的,而禮記是由孔子的學生共同寫下他們所聽聞的,及後來的讀書人把聖人的言語寫下來所成的書,因此稱作「記」而不稱「經」。
    漢文宣帝時,有一位東海人叫后蒼,在曲台殿講禮記,他很會說,於是把禮記定為一百八十篇,叫曲台記。後來后蒼把禮記傳給戴德、戴聖。戴德把它刪為八十五篇,叫大戴禮。戴聖又刪為四十六篇,叫小戴禮。後人又加上「明堂」、「月令」、「樂記」,一共有四十九篇。現在流傳的是小戴禮。
    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無法建立人格,在社會人群中難以立足。因為禮是教人守秩序的,不合禮制的人,將被社會大眾所排斥。孔子也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雖要廣博的求學,但首先必須學禮。學禮才能通達人情事故,一切學問才能合乎中道,不會偏於一邊,或用到不好的地方。可見學禮有多重要了。
    整部的禮記可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敬」。曲禮一開頭就說「毋不敬」,不要不恭敬,對人對事都要恭敬。能敬人,則敬人者人恆敬之,人與人之間摩擦、衝突自然減少,在苦惱的人生中,消彌了許多無謂的煩惱。臨事能恭敬,則辦事便容易成功。
    印光祖師說:「佛法實益,由恭敬中求。」求學修道存著恭敬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由此可知,「守禮,存敬」是每個人所必須力行的。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九)
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周公制定周禮,把六官的執掌權責,明顯的劃分清楚,保存了治理國家的體制。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他多才多藝。武王駕崩,成王繼位,年紀小,由周公輔政,他處事大公無私,求賢若渴,政績很好。周公為了使國家有一個完整的體制,讓後代子孫有所遵循,因此制禮作樂,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礎。
    制禮必須是居於高位的聖人才可以制定,因為禮是合乎人情事故的,只有聖人才能考慮周到。禮制好了,也要由主政者頒布施行,以便人人遵守,周公就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有了完善的體制和音樂,不但為當時的社會建立了良好的風尚,而且也為後來的社會奠定了教化的基礎。
    周禮中制定了六官的工作範圍,就像我們現在的五院制度一樣。六官是:
    一、吏部天官叫大冢宰,掌管官吏的銓敘、升遷、降調等事。
    二、戶部地官叫大司徒,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掌管稅收及國家的財務 。
    三、禮部春官叫大宗伯,掌管禮制及學校考試等事。
    四、兵部夏官叫大司馬,掌管軍事,包括軍隊平時的操練,遇到敵人來侵犯時,要如何防禦等。
    五、刑部秋官叫大司寇,掌管刑罰,有如今天的法官。死刑犯多在秋天處決。孔子曾當過魯國的司寇,三個月就把魯國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工部冬官叫大司空,掌管各項技藝中國是以農立國,農民只有在冬藏時才得清閒,可以學些技藝。
    六卿各有所司(職掌),天子只要垂拱於上,就把國事治理得妥妥當當,天下太平。
    秦始皇時燒毀詩書,而且不用周禮,到了漢朝,徵求天下書籍,才把周禮發掘出來,但少了冬官,後來漢儒用「拷工記」來代替,才算補足。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八)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典、謨、訓、誥、誓、命都是書經的篇名,裡面所含藏的意思非常精微深奧。
    典:常也。常而不可改變的。這是帝王受天之命而登基的證明書。此是大事,非常慎重,內容不可亂加更改。有堯典、舜典。
    謨:謀也。是大臣獻上的計策,用以匡正贊助君王的施政方針,目的在幫助君王治理國家。有大禹謨、益謨、稷謨。
    訓:誨也。是大臣訓示啟迪國君,補救施政上不及之處,也就是勉勵君王對於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加強實行。有伊訓等篇。
    誥:召也。這是君王頒發的號令,告訴天下人,以便新頒佈的法令能夠普遍實行。有大誥、康誥、召誥、酒誥等。
    誓:信也。國家要對某個地方或國家實行處罰,說明出兵的理由是替天行道,對於官兵的勇猛或退卻,以及敵方的頑抗與投誠,有各種不同的賞罰方式,皆一一表明清楚。這類的文書就叫誓。有甘誓、費誓、秦誓等。
    命:令也。國君對大臣發布的命令。如命某某人擔任什麼官職。命和誥有所不同,命的對象是大臣,誥的對象是天下百姓。
    為什麼叫「書經」呢?因為它書寫了當時發生的事,又因為記載的都是堯、舜、夏、商、周上古時代的事,所以叫做「尚書」。內容很多,而且各代寫法不一,因此孔子加以刪修,只剩下一百多篇。
    尚書在秦始皇時,遭到焚毀,到了漢文帝時,下召徵求全國書籍,卻找不回尚書,幸好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叫伏生的,他小時候把整部尚書都背起來了,因此用口講授尚書,由別人抄錄下來,一共有五十八篇。到了漢武帝時,有一位魯恭王要擴建宅舍,旁邊正好是孔子的老家,他拆掉孔子的家,在牆壁中得到了「尚書」一部,拿來和伏生口授的比對一下,並沒有差別,這一部又叫「壁經」。
    小朋友,由伏生老人的口授尚書,你是不是得到了一點啟示?如果你背下一本書,就等於隨身帶了一本無形的書,可以陪你走遍天下,直到老,要用隨時可以拿出來,就像伏生一樣,這才是活書。如果讀了也不記,馬上忘掉,讀得再多也等於零。你們何不趁著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背一些書呢?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七)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連山、歸藏、周易這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易經,雖略有不同,但是到了周朝,已經把易經的道理發揮得很詳盡了。
    在遠古時代,有一天伏羲氏看見一隻龍頭馬身的動物,由河裡飛出來,背部還有五十五個黑白點,這就是所謂的「河圖」。
           
    於是他仰觀「天象」,俯觀「地法」,中觀「人物」,畫出了與三才有關的八卦,定住陰陽,這個叫「先天八卦」。到了黃帝時代,用─代表陽,--代表陰,並且加以組合,分布在八方,才成為八卦之體。
           
    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里時,他又研究八卦,明白它的陰陽變化,又把一卦變成八個卦,共有六十四卦,一爻又變為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變化就更大了。這個是「後天八卦」。
           
    我們現在用的是後天八卦,因為是周文王定的,因此叫做「周易」。文王作「卦辭」,斷定每一卦的吉凶。周公著「爻辭」,斷定每一爻的吉凶。孔子贊周易,著「繫辭」,把易經之理說得更完備了。
    孔子曾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意思是如果孔子能再多活幾年來學易經,就不會犯大過錯了。可見明白易經的道理是多麼重要。一部易經想全部研究明白,並不容易。可是我們知道,易經主要是在說明萬事萬物的吉凶,好讓我們懂得趨吉避凶的方法,知道進退取捨之道。趨吉避凶的妙方無他,就是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這樣自然長保平安,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易」是改變的意思,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雖變,卻有原則可供遵循。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有人說:「讀了易經能算卦。」易經固然可以卜卦,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心一變,周遭的一切也跟著變,就卜不準了,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你拿什麼來定心呢?心要定於何處呢?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六)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詩、書、易、禮、春秋稱作六經,每一個求學的人,都應該講解研求其中所包含的意思。
  六經本來是指詩、書、易、禮、樂、春秋而言,但樂經在遭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毀後,就失傳了。我們知道孔子是以禮經、樂經、射箭、御車、書經、算數等科目來教學生,樂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科。
    為什麼要學樂呢?因為每個人都有七情,喜怒哀樂沒有發出來之前叫做「中」,這時心不偏於任一方。一旦發出來又能合於節度,就叫「和」。普通人總是發得不合時宜,任意宣洩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發怒時像隻凶老虎,見人就罵,恣意破壞,總要待氣消了才清醒過來,但悔之晚矣!也有人樂得手舞足蹈,大聲喧嘩,忘了還有他人的存在。這都是情感發得不適當。怎麼辦呢?可以用樂來調和性情。不是常聽人說,音樂可以怡情養性嗎?就是這個意思。
    心中不平時,藉著音符的跳動,情緒獲得了平撫,音樂必須具有這種功效才是好音樂,但是現在的新潮音樂,不但不能舒解情緒,反而使心情更浮動 ,更茫然 ,不聽也罷!
    樂還可以跟禮配合,叫人依著樂來行禮,自然而不拘束。禮樂合而為一,一切舉動合於規矩,活潑而不亂。
    由於樂經散佚,找不回來了,因此有人把禮記補入,所以還是六部書。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春秋經拆開來,以為是春經和秋經,那就錯了。
    「經」只有聖人才可以作,因為經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聖人生而知之,天下事無所不曉,而且根據人情事故來寫,因此內容是人人可以遵循的。
  「易」是改變的意思,萬事萬物無時不在改變,雖變卻有原則可供遵循。易經可說是一部高深的哲學書籍,有人說:「讀了易經能算卦。」易經固然可以卜卦,但是人的心是一直在變的,心一變週遭的一切也跟著變,就卜不準了,除非你懂得定心之法,你拿什麼來定心呢?心定於何處?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五)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孝經講解通了,四書也已讀熟,才可以讀六經春秋。這是標明讀書的次第,應該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根本及於枝末。
    孝經是孔子所作,共有十八篇。孔子曾為曾子陳述孝道,因此由曾子把孝經傳下來。曾子本身就是個有名的孝子,是孝經的實踐者,由孝子傳孝經,真是名正言順。
    二十四孝中「囓指痛心」的故事,講的就是曾子的孝行。內容是:曾子平日奉養母親非常孝順。有一次到山中砍柴時,家裡忽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心裡一直盼望曾參快點回來。靈機一動,於是咬破自己的手指頭。在山中的曾參,突然覺得一陣心痛,猜想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因此急忙奔回家,才解除了母親的窘境。
    由於曾參心裡常惦記著母親,因此母親咬破手指頭,馬上就能有所感應,真是「母子連心」。
    母親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子女的,而子女想念母親的時候卻很少,因此不能感應。如果我們也有像曾子一樣的孝心,自然也能隨時和母親互通消息。
    曾子一生行孝,不因父母過世而稍減。有一次他患了重病,便召集門弟子告訴他們:「看看我的手和腳,我是多麼小心的保護著,像走到深淵旁邊,走在薄冰之上一樣的小心,唯恐身體髮膚有所損傷。如今我將要走了,從此可以放心了」。由此可知,曾子一生是如何的力行孝道,連最起碼的身體髮膚都不肯任意損傷,更不會以父母賜與之身來為非作歹,有損自己的德行,因此真孝者必是大善人。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四)
作大學 乃曾子 自修齊 至平治



    作大學的是曾子。本書共有十章,是教人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大人指的是居官在位之人,也就是負責領導,教化工作的人。孔子把「政事」列為四科之一,可見辦政事是很重要的。因為不論是一家、一村、一鄉、一縣、一國乃至天下,都是由人組合成的。人一多,眾人不同心,各行其是,不免發生衝突,彼此就要受到傷害了。因此要使人人相安無事,得到公安,只有依靠政治的力量。但是政治本身的制度規章是死的,辦事的人才是活的,因此主政的大人,是孔門所注重培養的人才,務必使他具有仁心,能公平、公正才行。
    曾子姓曾名參,是孔子的學生。孔子曾評論他:「參也魯。」曾子的資賦比較魯鈍,反應不是很靈敏,但在求道上卻不取巧,肯下苦功,勤能補拙,終於有所成就。孔子的學術思想,端賴曾子傳下來,,才得以延續至今。可見魯鈍並不表示學習無望,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自修齊,至平治」在修身之前,必須先經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工夫。心正了,身才能正。本身有了修養,才能影響家人各守本分,趨向正道。家庭和睦整齊了,才有能力出來辦事治理國家,絕對沒有自己的家都理不好,卻可以教人的。因此如果有一家人行仁道,也會影響其他的家庭跟著行仁,漸漸擴大到一國都行仁,可見齊家是治國的基礎。
    治國的君子,本身有了德行,才能贏得民心,有了民心才有鞏固的國土,有了國土才有錢財,有了錢財就能加以運用造福百姓,人民得到福祉,對國家更增信心,至此天下太平無紛爭。
    大學最後的目標,固然是在治國平天下,但下一手處卻在開發個人光明的本性,使自己日新又新,達到至善的境界。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三)
作中庸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中庸這一本書,是子思寫的,裡面說的都是不偏於一方,永不改變的天下至理。
    「子思筆」:「筆、當作「寫」來講。子思就是孔伋,是孔子的孫子,
他在曾子的門下求學,作了中庸這一本書,把它傳,授給孟子。
    中庸之理是孔門傳授給弟子的心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會有所偏差,因此把它寫成書,共計有三十三章。
    中庸剛開始只是說個道理,中間則分開說明、萬事萬理,最後又歸合到一個理上。因此中庸之理如果開出去,可以充滿天地之間,若收回來,又可以退藏在一個隱密的地方。此理含意無窮,是很實在的學問,會讀的人,仔細思索研究,一定有所得,終身受用不盡。由此可知,中庸之理和我們有密切的關係。
   「中不偏」:「中」就是中間,不偏於任何一方,做事不會太過或不及,也就是依中道而行。實在說來,只有聖人才能如此,凡夫由於智慧不足,煩惱又多,做事全憑個人喜好,感情用事,以致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因此皆不得中道,如果能近於中道就不錯了。
   「庸不易」:「易」就是改變,不易就是不改變。不因著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改變的,才可以做為天下的定理。你們想想看,有那些事情是永不改變的呢?
    中庸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意思是說:上天所給與人的秉賦叫做性,依循著本性去做事就是道,要修得這個道,必須靠教化的力量。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依著本性去做事,大都已經摻雜私心了,因此必須有一人來教我們袪除毛病的方法。
   「道」是不可以有短暫時間(須臾)與我們分開的,可以分開的就不是道。因此真正修道的人,不論吃飯、睡覺、或遇到緊急、危險時,都不忘「道」,把道當成命根子一樣來守著,因而有所成就,這也是他們能成聖成賢的原因。
    道是通往光明本性的路,路有千萬條,你修的是那一個道?有沒有偏離?

TOP

三字經簡說(三十二)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孟子這部書一共有七篇,裡面的內容都是一些道德仁義的事。
  「道」是道路,凡是應走的路,該做的事,都是道。依循天真的本性去做,不摻雜,就是道。這種道理很深,不容易了解。
  「德」是依正道去做,心裡有所得,所謂公德、陰德都是德。
  「仁」是與人相親厚,處處為對方設想。如果國君都為百姓著想,那就是仁君了。
  「義」是合宜的意思,凡是正當,不傷害別人的事,把它做出來就是義。有所謂正義、情義。
  孔子把道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子思再傅給孟子,到了孟子再次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
  孟子身處戰國時代,時局非常紊亂,只因各國國君都妄自尊大,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戰事頻繁,天天有攻伐,最苦的是老百姓。
  孟子為了拯救百姓免於受苦,也為了消弭戰爭,因此遊說諸侯,勸他們若要國家富強,成就王道,就必須講道德,行仁義,多為百姓設想,因為百姓是國家成立的重要因素,是最寶貴的。所以他提出一句「民為貴,社稜次之,君為輕」的口號,也就是要國君,把人民的一切需要放在第一位。人民受到良好的照顧,相對的會以忠心愛國來報答,國家自然強盛起來。遺憾的是當時的國君都非常短視,沒有一個肯接納他的意見。
  因為孟子希望天下能太平,所以汲汲奔走於各國之間遊說君王,卻受到各國臣子們的阻撓,孟子遂拿道德仁義與他們辯論。孟子的口才相當好,當時的人,以為他是個好辯論的人,他說:「我那裡喜歡辯論,我是不得已啊!」。
  孟子在外不得志,只好轉回鄒國,效法孔子教授門徒,與學生講學論道,並且作成了孟子七篇,流傳後世。

TOP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 About Us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 Our Service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 Expected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ion JinTech Semiconductor Co., Ltd - Contact Us Our Partners – Sai Fung Electronics Ltd